一.
?日本很多暖心電影的畫面感,總能讓人深深的著迷。色調飽和、自帶濾鏡,能夠給觀眾最美的視覺享受。
枝裕和的《海街日記》也扛過了這面大旗,并將它發揚光大。
于是,日本人說,這是他們拍的最美地一部電影。
先看一段最震撼本人的一個畫面,真真是美極了!
(櫻花匯成的隧道,陽光如夢,年輕人在花影下騎著單車迎風而過)
(小船上看煙花的奇特在于,煙花彈是被放入水中,隨著一道道火光直射水下然后迅速爆炸,十分壯觀)
火車經過的鐮倉小鎮,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散發著八百年之久的古都氣息
所有尋常之物都被鍍上了發光點,靜謐雋永又光彩流動,確定真的不是日本鐮倉的旅游宣傳片?哈哈哈~
瞧這畫面,DUANG~DUANG~DUANG,頓時就有種“這世界很大,我想出去走走”的沖動,更恨不能立即打點行李,朝它狂奔而去。
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大起大落的感情,撕逼和狗血統統不見,就是一股溫暖地清泉,靜靜流淌在那些鄉情與親情、父性和母性的心河里,娓娓道來,制成了像記錄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的一本影像日記。
那些松散、舒緩、美麗如詩般的日子,個個便活了起來。
這樣的風格,讓人想起了候孝賢的《童年趣事》,都無需做什么故事了,看著就醉了。
日本的書和電影,都擅長這種質樸的敘述,平淡中見溫情,想起三個字“淡淡的”!
這種片子也很考驗導演和演員的功底。 《海街日記》表現不錯,2015年曾獲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里面的幾個女主角也先后獲得過日本國內各大獎項,所以《海街日記》不僅“顏值”高,也是很能打的喲~
總之呀,根據漫畫改編地《海街日記》,簡直就是為那些喜歡清新溫暖治愈類文藝片的女人,量身訂造。
區別于商業片的喧囂。很適合在靜靜的午后,沖一杯咖啡,一個人或者兩個人,隨意慵懶地歪倒在舒適的沙發上~~~
啊!海風撲面的感覺!
二.
當然,故事還是要有的~
香田家三姐妹,父親早年和情人離家出走,母親則干脆將女兒們拋給了外婆照顧。外婆去世后,過早擔負起家庭重任的大姐 香田幸(綾瀨遙飾),盡心盡力照顧著佳奈(夏帆)、千佳(長澤雅美)兩個妹妹健康成長。
在父親去世后又將同父異母的妹妹鈴(廣瀨絲絲飾)接來在同一屋檐下生活。
嚴肅的大姐,隨性的二姐,單純的三姐,以及壓抑的小妹,四個迥然不同個性的女孩,構成了一幅蘊含著淡淡傷感,又有絲絲幸福的矛盾風景畫。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是很不容易的事啊。熱鬧之中捎帶一點凄涼”, 張愛玲的這句話用來評價《海街日記》再合適不過了。
故事里有人痛恨出軌卻甘心成為第三者;有人借錢給不務正業的男友最后卻慘遭拋棄;有人享受著平淡地愛情,卻不被外人看好;有人背負著父輩不幸婚姻的原罪,而失去稚嫩和天真……
每個人都有悲傷的角落,每一個人都有一場心靈之旅,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救贖或消解。
四姐妹之間也相互雜糅著情緒、小任性、接納、釋懷與和解。
對于三姐妹而言,小妹鈴無疑可能是要讓她們正視多年來心底疙瘩般不適的存在。
而對于小妹來說,這才是讓她卸下堅強的面具,開始這個年紀應該邁出的人生第一步。
她們透過對方去了解,去明白她們錯失這么多年---關于父親、外婆的一切一切。
年幼時候的不完整,長大了以后,她們接納、包容、經歷人生的變遷、愛恨的抉擇,最終用她們的愛與溫情,拼湊出了一個完整的關于家的輪廓。
或許還是會有羈絆割裂地一天,但有這份親情與愛,人世的生活似乎并不那么無望和悲涼了。
任時光荏苒,只要在命運起伏中和生活握手言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幸福!
喜歡看她們互相打鬧的樣子,有著少女感滿滿的一種輕盈的美,又暖又明亮。
她們有辨識性又各具魅力,可能和日本女性的身上總是閃耀著堅毅的光輝有關。相比國內那些或玻尿酸滿滿,或空有一副好皮囊者而言,她們的美更具有時間的防腐性,而這本身也許就是一件“治愈”的事。
?三
四姐妹家樸素的舊院子里,有一棵郁郁蔥蔥55年的梅樹。梅子樹成熟時,姐妹們會在樹下剝著梅子,釀制梅子酒。繁瑣的細節體現的是虔誠之心,更是一種精神的修煉。
這是外婆留下來的習俗,外婆去世以后,這個習俗一直被三姐妹所傳承,正像她們說得一樣,梅子酒里帶有外婆的味道。
?印度有句經典的話:“只是注視著奶牛,你就累積了你的虔誠活動”。 食物是必須與人在一起的,因為承載的是記憶,是家庭的延續。
電影中,無論是青梅酒,或是父親的魚生土司,亦或是「海貓食堂」里的竹莢魚定食、沙丁魚面包,無不代表著對一個人的思念,之于外婆,之于父親。
所以,看著電影,會感到餓,非常餓。心里,身體都餓。
你會感動于她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儀式感的敬畏:
每天都會敲鐘上香;
每日都沐浴更衣;
每年必釀的青梅酒;
參加煙花大會的時候,穿著美美地和服在庭院中玩仙女棒……
《海街日記》就這樣,360度無死角的,除了展露鐮倉的四季美景,還有時光、人、人情味,以及從昭和或更早的時候就傳承下來的優雅和詩韻的儀式,鐮倉的味道可謂無處不在。
“儀式感” 是文化傳承中與生俱來的東西,自有它值得代表的東西,有它值得傳承的東西。不必華麗,也無需刻意,當有意識地感受、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時刻,儀式感就已經呈現。
里面的外婆曾說過:“種植青梅的過程要驅蟲,還要消毒,活著的東西都是很費工夫的。”
美學家也曾說,“神話雖然不存在了,可是儀式的圣潔性還在”,喚起我們內心地儀式感,我們的生活或許會更馥郁、活色生香吧!
四.
電影始于葬禮,終于葬禮,卻感覺不到悲傷。
參加「海貓食堂」老板娘宮二葬禮的時候,看到她的老伴笑著對四姐妹說話時,突然覺得死生是可以超脫的,安定可以給人希望 。
生老病死,平平淡淡,這就是人生啊! 就像畫面中,每一篇故事,無論親人的離去,還是簡單的一頓飯,都自然而然,像風一樣,自由的發生。
大多數人們的生活不也都是這樣平平淡淡,甚至乏味無趣。
生活其實簡單著另一種幸福,但這種生活需要慢慢涵養心性,與其抱怨生活的不順意,不如安然接受,并將其打點得有滋有味。
歲月時緩時急地流走,哪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開的生活。
就從做一個精致的小面點開始;
從把自己打扮地更漂亮一點開始;
從和生活中重要的人每天認認真的在一起好好吃頓飯開始;
從把握生活里的各種小確幸開始……
?“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所有活著并溫暖人心的力量,其實都來自于你對自己兼容并蓄的治愈,就像有一天,你從心底淺吟低唱出的對人生的美好。
腦海里突然出現小妹最后說的一句話,“爸爸也說過同樣的話呢,在世前,關于櫻花的,依然能感受得到美好的東西是美好的,好開心。”
心情低谷時不妨看看這部電影,嘗試著把生活中的不如意都緩緩碾壓過去,或許會讓你找回點生活中的美好,淡淡地,卻很溫暖、很溫暖。
就讓美好停留在那個午后的陽光里吧,其實,你不知道,你一直彎起嘴角的樣子,直的好美味,好治愈!
然后, 不知不覺,你就這樣美了一個季節,又一個季節。
?????????????????????? 365挑戰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