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的電影像是一場揭幕儀式,總是先掀開一個小角,然后再慢慢將幕布拉開,等到電影放映到一半時,整幅畫才完全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這樣的手法讓原本有些乏味的家庭劇情片頗有懸念。今天要為各位推薦的這部電影也不例外。這部電影名叫《海街日記》。
血濃于水的姐妹情
故事從二姐佳乃接到父親去逝的電話開始講起。佳乃三姐妹對父親的去逝并沒有表現(xiàn)出哀傷,后來才得知這位親生父親竟然在15年前拋妻棄子,杳無音信。
姐妹三人到山形參加父親的葬禮,與同父異母的妹妹小鈴相遇。臨走之前,大姐小幸邀請小鈴到鐮倉一起居住,說她們可以撫養(yǎng)她。小鈴便這樣住進這間破舊卻處處充滿溫情的“女生宿舍”。
整部電影圍繞著四姐妹一年的生活展開。
表面上看四姐妹其樂融融,但在這份平靜之下隱藏著無數(shù)暗涌。隨著時間推移,各種問題逐漸顯露出來。
首先是小鈴的身份。小鈴是姐妹三人繼母的女兒,正是因為小鈴母親的介入,才導致小幸父親出軌,最終讓小幸姐妹的原生家庭土崩瓦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小鈴的母親讓小幸姐妹過上了無父無母的生活,也讓大姐小幸過早承擔起撫養(yǎng)妹妹、照顧家庭的責任。如今小幸卻將“仇人”的女兒帶到家中撫養(yǎng),這讓親戚、鄰居們對小幸姐妹的選擇迷惑不解。
其次是小鈴的性格。雖說小鈴和三姐妹是同一位父親所生,但畢竟十三年間并沒有在一起,生活習慣和自身性格上有非常大的差異。小鈴經(jīng)常跟著父親搬遷,又不能和生母在一起,性格非常內(nèi)向,對人缺乏信任,自己的心事更是從不向外人提起。
小幸作為家中長女,承擔著母親的責任,對妹妹們負責是她心中堅定的信念。然而,小鈴這個妹妹平時雖然帶著笑容,但那笑容背后隱藏著不愿為人知的心酸與苦悶。小幸?guī)状伍_導小鈴有煩惱要說出來,可是小鈴始終沒有開口。直到電影結(jié)尾,小幸?guī)е♀徣ヅ郎剑爞}的全景,小鈴才勇敢地喊出了心中的苦悶。
第三是姐妹終將離開的現(xiàn)實。三個姐姐已經(jīng)到了適婚年齡,各自也找了對象。如果不出意外,一旦婚嫁必然會離開。雖然大姐小幸說要一直住下去,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到時候誰留下來照顧尚未成年的小鈴,照看這所風雨飄搖的家,這是無法逃避的問題。
不過,既然血脈親情能夠讓四姐妹聚在一個屋檐下,相信即使她們有一天各奔東西,肯定也不會淡忘這份融入血液里的親情。
過早缺失的父愛母愛
據(jù)統(tǒng)計,在日本每3對結(jié)婚便有1對離婚。面對逐年上升的離婚率,我們不僅應關注婚姻本身,更應該將目光放在那些因為離婚而缺失父愛、母親的兒童身上。
因為離婚并不是孩子的錯,卻要由孩子來承擔絕大部分的傷痛。
實際上關注離婚題材的電影非常多,導演是枝裕和就一直很關注離婚題材。2004年被遺棄的四個小孩的《無人知曉》,2008年離婚再婚的《步伐不停》,2011年接受離婚事實兄弟倆的《奇跡》,全是關注離婚帶來影響的電影。當然,這些片子都不如《海街日記》關注的遠。在這部電影里,片中的主角已經(jīng)長大成人,開始追逐屬于自己的幸福。
相較于之前影片對大人較客觀的描寫,這部電影里所有的父母都被漫畫化——他們?nèi)皇呛萌耍磁橙酰炊嗲椋⑶叶既狈ω熑胃小Ec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孩子們,她們面對困難堅韌不拔,用稚嫩的雙手撐起整個家,乃至整片天空。
最突出的就是小幸。小幸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長女如母”的名言。15年前父母離異,父母親不負責任的相繼離家而去,只剩下年邁的外婆和年幼的姐妹三人。身為長女的小幸一手擔起了母親的角色。
首先接過的是母親在廚房里的長勺,做的第一道菜是母親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教的菜,這一做便是10多年。當然,除了做飯還有其他的家事,特別是兩個妹妹的成長教育等等。很難想像如此瘦弱的女孩是怎樣走過那段艱難日子的,但所幸她走了過來,兩位妹妹得以快樂地成長起來。
電影并沒有表現(xiàn)太多小幸為妹妹們付出的場景,導演將重點放在了三姐妹和小鈴的沖突、四姐妹同成人世界的沖突上。
不過,相比身處逆境卻依然奮力向前的四姐妹,導演表現(xiàn)的成人世界卻更多是無奈。
在電影里,連接成人世界的橋梁是工作和婚姻,三姐妹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婚戀,然而除了三姐千佳,大姐小幸和二姐佳乃的婚戀都出了問題。小幸竟然像小鈴母親一樣愛上了不該愛的人,而佳乃愛人失察,老是被渣男騙財騙色。
當自己曾因第三者介入父母的婚姻受到傷害,而現(xiàn)在卻成為第三者介入別人的婚姻去傷害別人,這無疑是對成人世界偽善的巨大諷刺。或許,導演是想表明成人世界不是四姐妹應該呆的地方,她們應該繼續(xù)像住女生宿舍一樣在外婆留下的老屋里,過著童話般的生活。
梅子酒釀的人生隱喻
像其他典型的是枝電影一樣,片中總會有讓人牽掛的食物,像在《步履不停》里有脆爽可口的玉米天婦羅,《奇跡》里有醇厚微彈的輕羹,而在這部片子里貫穿始終的是酸甜的梅子酒。
“摘下梅子釀成梅子酒,才能算真正過了夏天”——這是小幸一家人的傳統(tǒng)。無論父母離開多久,無論外婆去逝多久,小幸始終和姐妹們釀著梅子酒。當然,這一年摘梅子的任務落在了小鈴身上。
梅子需要半年時間才能完成開花結(jié)果的過程,然后還要小心采摘、精心扎孔、浸泡釀制、密閉儲藏方能由生澀轉(zhuǎn)化為一罐佳釀。
而人生也如梅子酒一樣,由活潑調(diào)皮的童年到血氣方剛的青年,再到沉穩(wěn)大氣的中年,最后到看遍滄桑的老年,不僅僅需要時間的歷練,更需要讓心靈不斷的學習與升華,才能夠達到寧靜致遠的境界。
成年并不單指年齡的增長,有許多人即使七老八十依然像孩童般不愿意擔當。像小幸姐妹的母親就一直停留在不愿擔負責任的少女時代,她在離婚后斷然離去,將本該承擔的責任扔給外婆和小幸,而今回來依然想怎樣便怎樣。而小幸則恰恰相反,雖然當時她只是一個小孩,但她卻越過童年進入成人行列,肩負起讓自己和姐妹們活下去的重擔。
小幸一直沒有原諒母親。當眾人祭祀完外婆回到家后,小幸處處與母親針鋒相對。最終母女倆大鬧一場,母親摔門離去。
所幸,小幸和母親在外婆的墳前和解,而梅子酒則成了消融母女倆隔閡的象征。母親帶著家釀的梅子酒回到現(xiàn)在的家,而小幸繼續(xù)釀著外婆傳下來的梅子酒,守護著代代不變的傳統(tǒng)和看似支離破碎的家。
直到望著母親拿著梅子酒消失在遠行的電車中時,小幸才明白母親心中的苦楚和不得以。那一刻,她真正成長為一個成年人,一個有著些許無奈卻又不得不堅強面對世界的成年人。
所以在有些事情發(fā)生后,既然我們無法逃避,那么請成長起來吧!
PS:這部片子真是是枝導演御用演員大集合啊,前田旺志郎、樹木希林、弗蘭克……,居然還有堤真一大叔。
注 釋:(1)《海街日記》(Our Little Sister),導演是枝裕和,2015年日本出品。
(全文完,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