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維克多 · 雨果曾說:“世上有一種東西比所有的軍隊都更為強大,那就是恰逢其時的一種思想”。
在這過度互聯的時代中,要找回淹沒在海量信息中的知識,要在數不勝數的事務中集中攻克有意義的少數,要在生活和工作的多種過法和做法中心無旁騖地聚焦于最重要的那種,要在紛紛擾擾的逐利世界中旗幟鮮明地活出超越空洞追求的意義,精要主義正是恰逢其時的一種原理。
本文摒棄長篇大論,主要想把精要主義的核心思想提煉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幫助大家找到目標找到方向,我們一同交流,讓工作和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什么是精要主義?
什么人需要精要主義,我設了幾個問題,大家可以嘗試回答:
- 你是否感到心力交瘁?
- 你是否曾感到勞累過度卻又沒有發揮所能?
- 你是否覺得自己只擅長做瑣碎小事?
- 你是否感到自己忙忙碌碌卻又效率低下?
- 你是否覺得自己一直在奔忙,卻總是到不了任何地方?
如果你對上述任何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需要借助精要的力量。
精要主義正是對“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這意味著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當成行事的鐵律。
精要主義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對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張只做必做之事,盡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時間和精力的投資,從而達到個人貢獻峰值。
◆?精要主義者的核心思維模式:時間與精力只用于有意義的事
一、選擇,一種戰無不勝的力量
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若無選擇,討論權衡取舍就沒有意義。
- 不加思考的努力等同于習得性無助
- 無視拒絕帶來的“失落感”
- 高度重視選擇能力,它的存在獨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
忽略了選擇的能力,就等于選擇了無助。眼看著自己的能力被一點一滴蠶食,最后只得于服務他人的選擇,或者服務于自己過去的選擇。結果我們將自己的選擇能力拱手相讓。這就是非精要主義者所為。
二、甄別,幾乎一切都是噪聲
對精要主義者而言,事情幾乎一切都是噪聲,只有少數是價值非凡。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費時費心地去辨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比其他事情重要得多,因此費力找到它們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 更多的努力不一定能帶來更多的收獲,“更少,但更好”可以
- 幾乎一切事情的次要性再怎么高估都不夠
- 掃描環境,尋找重要的少數,淘汰不重要的多數
- 拒絕好機會,擁抱真正的契機
1. 重要少數法則:人們可以通過解決問題當中微小的部分來極大地提高產品的質量
2. 冪次定律:某種努力與其他努力相比,確實會使結果呈指數級增長
3. 精要主義者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辨別,以便花更少的時間來做
三、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們不能什么都有,也不能什么都做。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大可不必評估和淘汰各種選項。一旦接受了取舍的現實,就不要再問:“我怎樣才能完成一切?” 而是要問一個更加誠實的問題:“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 審視每一個機會,如果對努力要實現的最終結果沒有太大貢獻,就不做那么多不同的事情
- 最關鍵性戰略領域,做出理智、慎重的權衡取舍
- 強迫自己權衡兩者,并戰略性地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
1. 我們要么自己做出艱難的選擇,要么允許其他人——不論是我們的同事,老板還是客戶,替我們做決定
2. 通過強迫自己權衡兩者并戰略性地選擇那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就能極大地增加自己目標的機會
只有理解了以上這些思想,我們才能像精要主義者那樣思考。一旦徹底接受并理解它們,后續提供的很多方法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會變得自自然然,并成為一種本能。
后續我將會出一篇文章,主要從探索、排除、執行三個角度來詳細講述踐行精要主義的方法,若大家能持續運用,相信會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
如果你也認同精要主義的思想,請給我點贊或打賞,這樣我才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會認同,我才會有動力把精要主義的核心方法繼續豐富下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