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量 grow 模型》筆記5
【作為教練(老師或父母)的一個挑戰就是要知道:改變的最終動力來自于被教練的人,而不是教練。
“由外到內”的理念,讓于強調教練認為執行者應該做什么或者關注什么,而不是執行者能做什么或關注什么。
“由內到外” 的方法那我們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思考教練的本質,這種方式的重點不在于提供額外的知識,而在于激發執行者與生俱來的,但是被干擾因素所壓抑的信念 熱情和專注 ,方法不是用對錯等標準來評判執行者,而是去激發他們內在已經具有的東西,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消除干擾,為執行者創造一個安全環境,讓他們敢于去探索各種可能性 并幫助他們邁出第一步。】
不知道大家是喜歡自己獨立思考,還是喜歡聽取小伙伴意見后再行動呢?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不同伙伴表現出來確實不同,有些伙伴就會相信自己的判斷,他會自己分析去解決問題,哪怕一些小問題,可能問一下旁邊的同事就可以了,還是會自己去解決,而有些小伙伴碰到問題先去找自己熟悉的朋友,去聽聽他們怎么說,然后在行動,這是在面對困難能自行解決的情況下,當你碰到“無解”時,大多數人都希望能有個人出出主意,可是真有人給你建議了,你會執行嗎?答案是未必。
這時候就是教練出場了,作為優勢教練呢,通過利用蓋洛普測試工具,及執行者一對一對話,去了解背景現狀,及最初想要達到的目標,展開優勢輔導,積極引導來訪者去尋找自己的卡點在哪里?找到實現目標第一步的行動計劃。在這過程中優勢教練和其他教練一樣,都是不評判,不建議,大多數情況都是通過詢問,讓來訪者去思考,除非最后來訪者要求,給出一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