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問題——班主任如何對待中等生
我們在討論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時,經常會去關注一些優等生和后進生,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優等生需要再接再厲,爭取在成績方面更上一層樓。而后進生更是班主任關注的重點對象,因為他們會時不時地搗亂,給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不小的難度。
那么,中等生呢?他們相貌平平,成績中等,聽老師的話,也聽父母的話、什么壞事兒都不干。也正因如此,他們是最容易被同學和老師忽視和遺忘的一個群體。
而我要提出的一個關于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也和這群中等生們有關,那就是班主任該如何幫助中等生們走出心底的陰霾,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迎接生活呢?
首先,讓我來具體的闡釋一下這個問題。
有班級的地方就有中心和角落之分,我指的是班級關注度中的中心和角落,中心地帶就是優等生和后進生,而待在角落的就是中等生。說句實話,中等生才是最讓班主任省心的學生啊。但是,讓班主任省心,不代表就可以被班主任忽視和遺忘。我們教育要培養的不是只知道聽話的學生。
優等生和后進生會自己暴露自身問題,但相反的,中等生不會把自己的問題明顯地暴露在眾人面前,遇到困難,會自己默默解決,受委屈了,會自我安慰,這就是他們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方式,
可是,長此以往,他們的心理成長真的不會產生問題嗎?而班主任在對待這類學生時,又該如何做呢?
二、分析原因
所謂對癥下藥,那么,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就要先找出病因。針對上述問題,我主要總結出以下三點原因:
1、家庭環境的因素
中等生的性格普遍比較隱忍安靜,不會像優等生和后進生那樣鋒芒畢露。而這一性格養成與他們的家庭環境是密不可分的。雖然遺傳因素可以包括在內,但是,性格養成最主要依靠的還是后天的成長環境,而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更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子女不夠關心,在學習和生活中沒有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態度,與他們缺少談心式的交流,那么,就會很容易使他們養成頗為隱忍的性格。
2、曾經的努力被視而不見或不被認可
沒有人天生就愿意成為平庸的人,渴望被別人認可,被欣賞,甚至被愛,都是人的本能渴望。中等生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想要改變自己,但是,失敗了,或者結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期望值,而此時,又沒有人來開導他們,于是,他們就失去了改變自己的勇氣。
3、班主任工作中的自動疏漏,致使中等生習慣性的被忽視或被遺忘
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結果,這種習慣是極其可怕的,并且,大部分是由前兩種因素慢慢堆積形成的。再加上在學校里,不受老師重視,習慣了默默無聞,習慣了待在角落里。而班主任在工作中,大部分是把重心放在優等生和后進生身上,以及班級的整體建設方面,這很容易會自動忽視掉中等生。這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疏漏。而時間真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在他們身心發育還不完全的時候,就形成這種性格和行為方式,更是恐怖的。
三、解決方法
經過原因的分析,那么,現在開始對癥下藥了。而我主要是從班主任的角度,提出以下兩點解決辦法:
1、班主任要發現并重視中等生,主動走進中等生的心里,與之溝通交流
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是班主任要發現并重視中等生的身心發展,只有發現和重視,才會想辦法去解決。而這需要在進行班主任培訓的時候,就強調此類問題,才能引起班主任的重視。
其次,在原因分析時已經說過,此類學生的性格比較隱忍內向,因此,班主任不能等待著問題的自動暴露,而要主動走進他們的心里,并與之溝通交流。如此,才能真正發現他們的問題。
2、班主任要加強家校聯系與溝通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在發現此類問題時,班主任應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系,只有雙方通力合作,才能使學生打開心扉,培養積極向上的性格。
3、注重培養中等生的自信和積極向上的性格——班主任的鼓勵極其重要
在論述這一方法之前,我想先講一個真實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
我讀高中時的一位室友是班里最胖的女生,她也是一位典型的中等生,在班級里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但是,在高二的運動會上,她報名參加三千米這個項目,并且最終跑完了全程。待她結束比賽,回到寢室時,我聽到她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原來還以為班主任會來看比賽呢!”當時,大家都在閑聊,沒有人在意她說的這句話,偏巧,我聽到了。并且,我的心里還咯噔了一下,從此,對這位胖胖的室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而現在,從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出發,我更是覺得,無論一個學生是成熟還是幼稚,無論他(她)有沒有長大或懂事,老師永遠是學生心中尊敬的對象。因為老師是一個班級里所有學生唯一的老師,被老師肯定和鼓勵,對于學生來說,是多么大的幸福。事實上,在上述那個案例中,班主任并沒有來看我的胖室友跑三千米,事后也沒有在班級里對她有任何的評述,不管是好的評價還是不好的評價。也許會有人覺得,為了得到老師的重視和鼓勵而去突破自己,是一件多么傻的事。可是,處在學生時代的人們,就是這么傻氣,如果班主任能夠在班級里表揚我的室友,那么,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我記得在做《班主任工作》這門課的試卷時,看到最后一道題是“談談你心目中理想的班主任形象”。那時,我想到的第一點就是“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這一條甚至被寫進了2009年教育部印發的《班主任工作條例》當中。可是,我不希望它只是一條冰冷的條例,而是活生生的班主任工作態度和工作行為。
照這樣說來,班主任工作可真是一個苦活和累活啊!但是,比起這個,我更愿意去為每一個學生負責,至少現在的我是這么認為的。
所以,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并且,要細心去發現班級里每一個學生的動態,比如說,在發現我的那位班級里最胖的室友去跑三千米時,請一定要去為她加油,你不知道,老師的鼓勵和肯定,對他們來說多么重要。所以,班主任千萬不要吝嗇你的鼓勵,要知道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多來自于老師和學生的肯定,老師的表揚與鼓勵以及來自于同學的肯定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
那些默默無聞的中等生身上也有著自己的閃光點,只待一雙發現的眼睛,只待別人一句肯定和鼓勵的話語,他們便能借著這股動力飛得很遠。
所以,一個矯情卻又真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