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這章的內容讓我感悟非常大,其中一個章節“難以承受的痛苦”,居然和我們生活當中息息相關的一個案例,代表人物是女性,特別是當了媽媽的女性,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我犧牲”,那媽媽她自認為他們的最高職責就是,照顧他人,而忽略了自己個人的需要。那很多媽媽在表達自己的請求感到非常的別扭,好像做錯了些什么,例如,她可能不會說“我今天累壞了想休息”,相反,她的話聽起來像是辯護詞,“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沒有歇過,我燙了所有的襯衣,把這周的臟衣服都洗了,準備了午餐晚餐,還去買了東西…”你會發現,他的請求沒有被接受反而被遭到了拒絕。哦對方的拒絕,是吾再次表明了他的需要,微不足道,如果我們不看中自己的需要,別人可能也不會,實際上如果直接說出需要獲得積極的回應可能性就會增加。這是書上的一個案例,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媽媽的角色也處于這樣子的,很多時候他們想拒絕,很多事情不想去做的,例如今晚不想洗碗,但是他們不會直接說出來,通過他自己的一些今天的所經歷的事情來,委婉的說明這個事情。其實我們可以直接的表達我們的感受,這樣我們可以多獲得更好的一個回應。
那像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干兒子一起吃飯,我嘗試的用非暴力的溝通去表達我的感受,今天晚上吃完飯之后,我說:“小郭今天碗很多,我需要你幫忙洗,。”孩子二話不說脫了外套和我一起洗碗。
有時候我們直接的表達我們的感受,可以讓對方更了解我們的需求,這樣可以更達到我們想要的請求。嘗試一下讓我們用非暴力溝通,來一場愛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