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 馮寧寧
最近鐘愛清代作家沈復寫的《浮生六記》里的第一卷《閨房記樂》,講述的是他與她妻子蕓的日常生活散文,夫妻倆在生活不易的前提下,依然能對生活懷著最大的熱忱,做了一對活生生的神仙眷侶,令人十分羨慕。
其中妻子蕓確是一位性情中人,十分可愛,對待事物有著有棱有角的鐘愛或是討厭,常對丈夫表達內心的喜悅或是不滿,大膽突破當時對女性的約束枷鎖,這樣的女子,在丈夫看來是十分可愛的也讓人動容。
但回到我們現實中,男女進入婚姻后很容易掉進“不愿溝通”,或是“不擅長溝通”的坑里,如果非得說為何在沈復的字里行間能看出對妻子蕓的鐘愛,是蕓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與沈復談天說地,是具有精神價值層面的傾訴,讓雙方都沉浸快樂之中。
那么回到現在很多人談到婚姻更多打比分如“親人”,有的說就像左手摸右手,沒有任何感覺,抑或每天只聊油鹽醬醋,抑或聊天就是喋喋不休的對對方的埋怨。在蕓看來夫妻倆始終是夫妻,是精神層面一起并肩作戰的“戰友”,于是他們經常相約出游避暑,種花插花,甚至沈復還幫助蕓女扮男裝參加當時只有男生才能參加的廟會,見識男人才能見識到的場面,用蕓所言:“此生無憾了。”
現在有多少女子感覺嫁的丈夫是“此生無憾了”?應該在極少數吧。有時候,我們多翻翻過去古人經營夫妻生活的哲學,應該對現在我們的生活幫助很大。
我想,要做到像蕓一般的“此生無憾”,真正的含義事實上是來自精神層面,而不是物質層面,更加準確而言就是你的幸福感到底是來自哪里?如果來自物質,你是需要物質水平要隨著時間不斷疊加才會持續這種幸福感,你才會在下一次物質沒有來臨之前,需要瞬間補充物質,才能填滿即將消失掉的幸福感。
你會發現鐘愛買包包或是奢侈品的姑娘,當她買第一個奢侈品的時候感覺很幸福,但接下來她需要不斷購入奢侈品才會滿足即將消失的幸福感。所以,男士終于明白為何女子要買數不清的包,數不盡的鞋子與衣服,因為她在依靠物質帶給自己強烈的幸福感。
如果你的幸福感來自于精神層面,如你的家庭,你的丈夫或是你的孩子,更高層次來源你自己,那么你會時常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感受到幸福感,這是比物質層面更加飽滿與快樂。
回歸當下,蕓自然擁有可以取悅自己,讓自己感到幸福的能力,但不可厚非,她在丈夫沈復面前顯露的真性情,讓沈復與她一同進入一個同一頻道的精神世界,是古人常說的“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極樂世界,這種幸福感在現代而言是十分饑渴,并且渴望的。
我相信,每個男子都想妻子能夠多一點可愛,多一點真性情,或是多一點能夠與他真誠沒有煩惱的談天說地,而并不是一味的翻舊賬,聊天就是一種痛苦,雙方寧愿直接閉嘴來得更加暢快。
如是這樣,當初為何要結合?
如是這樣,為何不拋開煩惱,拋開物質世界,真誠的走進雙方的精神世界,也許你會收獲一段不一樣的感情或是婚姻。
ps:圖片素材源自網絡
留言互動:
你認為夫妻相處之道應該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