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探討了許多問題,并
作了精湛的解答,充滿著智慧,能給人們巨大的啟迪與力量,
具有很高的價值。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著名代表,也
是中國古代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
是莊子道家思想的靈魂,也是莊子人生哲學的最高境界。
《逍遙游》是莊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集中代
表。本文著重對莊子《逍遙游》的當代價值進行闡述,以期
得到更多學者的認同。
一、莊子與《逍遙游》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戰國時代
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曾作過漆園吏。據史書記載:楚
威王曾“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① ,他拒不接受,終身隱
居不仕。莊子的哲學思想,內容深邃,形式獨特,極其豐富多
彩。他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
活的方方面面。他不僅繼承了老子的哲學,同時也發展了老
子的哲學,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也稱
為“老莊哲學”。
莊子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所以在形體上,他也試圖
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莊
子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要順從自然
的法則,要安時而靜養,人應該融入于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
相終始;莊子還提出要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
自然就會流注出一種自足的精神的力量。莊子的哲學思想
主要體現在《莊子》中,《莊子》三十三篇,內七篇,外十五篇,
雜十一篇。在先秦諸子散文中,《莊子》的藝術成就最高。
魯迅曾給予高度的評價:莊子的作品“汪洋辟闔,儀態萬方,
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②
《逍遙游》是《莊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內篇》之首。
《逍遙游》全篇集中表現了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逍遙
游”的意思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對《逍遙游》的理解,是理解莊子哲學思想的關鍵。《逍遙
游》的主旨是人應該擺脫一切功名利祿權勢的束縛,在精神
上達到一個超然物外、悠游無為、絕對自由的境界。在《逍遙
游》的開頭,莊子就以一種恢宏遠闊的氣勢,以一種寬廣博大
的情懷,把人帶進一個高遠的境界:“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
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諧之言曰:鵬
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
正色邪?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③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在此,莊子描繪了一個廣漠大氣的世界,它帶給人的是一種
超妙的感覺,同時也使人的心靈舒展開放。有了這樣一個自
由飛翔的心靈,才能“逍遙游”。“逍遙游”的“游”并不是一
般的“游”,而是心靈的“游”、精神的“游”:“背若泰山,翼若
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④實
際上,莊子是借“大鵬”“絕云氣”的極限性“翱翔”,隱喻他所
追求的人的最高的“自由”和“超越性”境界。在莊子眼中,
只有人的精神能上天入地,穿山過海,似天馬行空,像大鵬翱
翔,無邊無際,無遮無礙,可以無所待而無所不往,這才是真
正的逍遙人生! 莊子借《逍遙游》為人們開辟了一個自由空
靈超拔高遠的天地。他不但表現出了高屋建瓴的灑脫與豪
邁,同時也寄寓了他對社會人生深刻的體驗和感悟,對歷史
和現實未來的冷峻思考,蘊涵了深刻的哲理———對社會人生
的理性分析和深切關照,表達了對社會人生最深刻的體驗和
覺悟,對榮辱、毀譽的選擇,對尊嚴、理性的追求。“逍遙游”
是莊子哲學的總綱,是莊子對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對精神自
由的祈向,是精神從主觀形體和客體現實環境中的提煉。
《逍遙游》體現了莊子智慧的思維方式,他將老子的哲學之
“道”轉變為審美之“道”,在莊子那里,身體的解脫與心的希
冀是以人向著天地本體———對道的體悟與認同為目標的,這
也是莊子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逍遙游》的審美意義
莊子在《逍遙游》中,不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作
品中,同時也闡明了自己的自由主張,真正的逍遙游是要“乘
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以游于無窮, ”⑤也就是要達到至人、
神人、圣人那樣忘我、無為、無用、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精神
境界。莊子認為個體應與宇宙精神往來,把個人本身作為宇
宙的一部分完全融人宇宙的整體,只有這樣,才能使人的心
靈獲得徹底的解放,才能領略真正的美。因此,《逍遙游》追
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宏大之美。他倡導人們以一種極度開
放的心靈,把自我從小我中的框制中提升出來,卸下人類沉
重的心靈包袱,達到與物冥合、萬物齊一的境界。莊子的《逍
遙游》告訴人們:人生活在天地之間,應當突破塵世中的功、
名、利、祿、權、勢、尊、位等種種“身外之物”的束縛,使自己
的精神作無掛無礙、無我無物的“逍遙”之游。它不是肉體
的飛升,而是精神的逍遙。也只有以開放的心靈去認識世
界,才會超凡脫俗,進入超拔高遠的境界。
莊子《逍遙游》的自由思想是中國美學史上的一次突
破,具有開創性的美學品質,在中國古典文化史和美學史上
都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他的自由浪漫讓他具有詩人的氣質,
以至著名詩人聞一多說,“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
烙印”,他是“最真實的詩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絕
妙的詩。”⑥
三、《逍遙游》的當代價值
莊子作為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以其玄妙高深的“道”
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高遠追求。莊子的《逍遙
游》不但為豐富和深化中國文化內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直
至當今,對于我們理性地思考問題、客觀地對待生活、工作和
學習,都將有著深刻地啟示。
1. 淡泊寧靜,在現實世界中尋找精神的樂土
莊子在《逍遙游》中倡導了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崇尚
自然的生命哲學的思想境界,表現了超然淡泊的人生理想,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為起點來思考人應當度過一個怎樣的生
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識體系和意識形態的限制,站在天
道的環中和人生邊上來反思人生,追求“本真”的精神世界。
莊子在《逍遙游》中的第一個比喻“鯤鵬之喻”顯示出莊子對
于大境界的神往,也是自然情調的一種追求。這是一種理想
中的主觀與客觀無任何對方或矛盾的個人的自由自在的存
在,一切感性存在都被升華為“道通為一”的理性觀念,因而
無任何人生負累的心境。雖然這種自由的理想在現實世界
中是不可能真實地和完全地存在著的。但是,它能以想象的
形態在觀念世界里表現出這種“逍遙”,可謂是對傳統觀念
的大膽突破。它使人們認識到,心境的形成不只是一般的思
維認識過程,而是一種特殊的、對萬物根源“道”的直觀體悟
過程。
在當今社會利益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這種“逍遙游”
的精神它為當今社會那些“爭名于朝,爭利于市”的人們,開
辟了一個比現實世界美好得多的精神世界,也給人們以物質
之外的心靈滿足,為人們從現實社會的種種壓迫與物欲的種
種束縛中解放出來指明了方向;為人們在社會之外找到了一
個寧靜的心靈港灣,建造了一個心情的綠色花園,使人們能
有一塊自由精神的樂土。人們從莊子的《逍遙游》中可以領
略到許多人生的旨趣,使人們以超脫萬物的姿態獲得心靈的
淡泊與寧靜,增強了人們生活的信念和勇氣,以完成對自我
的超越。莊子通過《逍遙游》為人們開拓了一條通向審美的
心靈道路。
2. 任情適性,追求逍遙型的理想人格
自由一直是人類生活的最終指歸,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精
神內核。莊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高揚人的個性,把個人自
由凌駕于社會之上,并以一種奔放的姿態追求絕對自由的
人。自我主題是莊子思想的核心方面,莊子否定人類中心主
義,力圖擺脫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觀局限;強調“無用之用”和
生態美的超功利性;認為物無貴賤,都有同樣的生存發展權
利。《逍遙游》是莊子表現自我主題的集中代表。
莊子在《逍遙游》中,倡導了一種逍遙型的理想人格,他
鼓勵人們開闊視野,充分張揚個性,培養不為物累、不與物遷
的獨立風骨。這種逍遙姿態,其中蘊含著敢于問天的求索精
神,引導人們以理性意識思考問題,以獨立的心態尋求人世
間的不同答案。21世紀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時
代,知識的更新、產品的開發都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如果我
們局限在陳舊的思維框架中,就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把莊
子這種獨立超然的思維品格運用到現實的求索與思考中,就
可以打破精神枷鎖,從傳統觀念和世俗困擾中超脫出來,幫
助人們形成超越現實的心態,增強積極思維、勇于攀登勇氣,
培養不畏險阻、不怕挫折的心理品質,在科學的道路上大膽
創新、敢想敢說,以良好的精神風貌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對
世俗觀念進行大膽地批判,在天地之中確立自己獨立的位
置。
3. 順其自然,追求審美和藝術的人生
莊子的《逍遙游》以其特有的詩意文筆向我們展示了他
對美好理想的無限憧憬,肯定了個體人格的價值和獨立。莊
子的自由精神和超脫思想有一種高屋建瓴的灑脫與豪邁。
34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莊子力求體驗真正的人生,他試圖通過開掘個人精神世界的
空間,于現實之上營造自由的人生境界和精神家園,進入其
中作“逍遙游”。
莊子在《逍遙游》中的自由追求,是一種藝術的追求。
他與一個藝術家所呈現出的最高藝術精神,在本質上是完全
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藝術家由此而成就藝術地作品;則莊
子則由此而成就藝術地人生。”⑦所以,莊子的《逍遙游》讓人
們明白:順其自然才能保持個體精神的自由、心性的寧靜,從
而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經受挫
折,甚至還會遭遇不幸,領會莊子《逍遙游》的精神實質,就
可以使人們摒棄了人間的是非榮辱,遺世獨立,超脫世俗中
生死名利的糾纏,對生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寬容和悠然自
得,從而使人們領略生活中真正的美。莊子《逍遙游》引導
人們追求審美和藝術的人生、充滿詩意的人生。
4. 珍愛生命,學會自我心理調適
21世紀是機遇與競爭并存、希望與痛苦并存、光榮與苦
難并存的時代,人類將迎接來自許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就人
類自身而言, 最大的挑戰就是心理危機。緊張、焦慮、惶
恐———這些心理亞健康因素在每個人身上都多少有所存在。
心理疾病的增多、自殺人數的增加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
視。莊子的《逍遙游》引導人們珍愛生命,以達觀心態看待
一切事物,以一種極度開放的心靈,把自我從小我中的框制
中提升出來,投身到天地萬物之中去。面對激烈的競爭之
林,莊子的《逍遙游》可以使人們學會心理調節,有效消除心
理困惑,及時調節負性情緒,經常保持愉快、滿意、開朗的心
境。學會合情合理地控制情緒,渲泄、排解、轉移和升華消極
情緒,以一種開放的態度、樂觀的精神,主動去關心社會,了
解、接觸社會,以積極的生活態度面對人生,充分發揮自身的
智慧和能力。不為小利所動,不因小的挫折而氣餒,在暫時
不能獲得成功時去豐富自己,積蓄力量,而后達到游刃有余,
逍遙自在的境界,這樣自然不會被競爭的高壓束縛所窒息。
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鍛造出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畫長卷中,莊子無疑為我們留下
了豐富而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他的哲學思想,他的精神境
界,他的人格修煉,他的審美追求??影響和改變著一代代
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在《逍遙游》中,莊子所反映的逍遙
觀念對宇宙人生的觀察是深入的,他在文中所描繪的理想境
界,也是莊子人生哲學的中心旨趣。莊子的《逍遙游》作為
一個特定的精神領域,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未來將越來越
顯現其存在的價值,并最終得到價值的回歸。但是,我們也
不難發現,莊子的《逍遙游》其中也夾雜著不少消極混世的
思想。因此,我們必須批判地接受莊子的逍遙游精神,以求
真務實的態度,研究、吸收、利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以良好
的心理素質迎接各種時代的挑戰。
①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古籍出
版社, 1972年,第3頁。
②魯迅:《魯迅全集》(第9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年,第364頁。
③④⑤郭慶藩,莊子集釋·逍遙游[M ]. 北京:中華書
局. 1961年,第2頁。
⑥聞一多:《聞一多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 1956年,
第285頁。
⑦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第49頁。
[參考文獻]
[ 1 ]宗白華,美學散步[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 2 ]顏世安,論莊子思想中“道”與“行”的關系[M ] ,中
國哲學史, 2000, 1.
[ 3 ]羅堯. ,莊子心性論發微[M ] ,中國哲學史, 2001, 4.
[ 4 ]劉文英,中國傳統精神哲學論綱[M ] ,中國哲學史,
2002, 1.
[ 5 ]商原李剛,從《逍遙游》看《莊子》的游世主義及其現
代意義[ J ] ,長安大學學報, 2002, 1.
[ 6 ]周紅,莊子的人生哲學在大學心理輔導中的意義
[ J ] ,湛江師范學院學報, 2001, 2.
[ 7 ]董紅元,莊子超越精神的美學表現[ J ] ,河南機電高
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2, 1.
[ 8 ]陳延慶,“困境”與“逍遙”———論莊子的人生哲學及
其現代意義[ J ]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2000, 4.
(責任編輯 董翔薇)
第2期莊子《逍遙游》的當代價值審視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