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教學,實際上就是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師生都應獨立地思考學習中要面對的問題,然后彼此分享自己學習思考的心得、收獲。教師作為成年人,應該將自己多于學生的人生經驗、感悟以及學習智慧貢獻出來,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引導。在這種開放、真誠的交流互動氛圍中,師生的知識體系都將得到構建,情感都得到升華,精神都會感到愉悅。
也的確如此,在華應龍的化錯教學中,也正是這種彼此學習、分享,教師把自己多于的人生經驗、感悟、智慧貢獻出來,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學的不僅僅是點滴的知識,更是一筆一劃的人生。
2.對于一節課來說,核心是教學內容,即教師想要教些什么,想讓學生獲得什么。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方法,則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靈活掌握。但無論什么樣的方法、策略,教師的心靈與學生的心靈相互交融,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都是最關鍵的。
教學的核心是教學內容,而教學內容具體指的就是要教些什么,學生獲得什么。教學方法、手段需要根據學生、內容兩者最佳點來探尋。但在日常中的教學,最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核心——教學內容——要教什么,學生獲得什么。真的只是學習“1+1=2”?1+1=2,學生獲得了對成為更好的自我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