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讀書養成的是一種好的習慣,同一本書讀的遍數多了也就會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見識。當你的年齡增加了回過頭來在再讀一遍認識就不一樣了,不同的年齡階段感悟是不一樣的。好的作品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是經歷歲月和滄桑的。剛開始我們可能是被華麗的詞藻吸引,記住這些段落篇章。特別喜歡的寫下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可慢慢的就會發現是寄托了作者沉重的思考。一本書讀第一遍除了過目不忘者大多數人都只能了解大概,被一些東西深深吸引。這就有了后來的開卷有益每一次打開讀書都會有新的收獲。這就是精讀和泛讀的區別。
? ? ? ? 人生總是在傾訴和聆聽之間徘徊,我們總是苦于無法傾訴和認真聆聽。與書籍交流,猶如和一位年長的智者相見恨晚頓成知己。傾訴時說的那樣言無不盡知無不言,聆聽時那樣靜謐安詳。言平日之不敢言,說平日之不想說。越是隱晦,越是靈魂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這種交流不限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也不局限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人生短短幾十個春秋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有相似的經歷卻沒有完全相同的經歷。走過一段路以后再回頭看看,駐足觀看的剎那。時與古人把酒言歡,時與今人品茗論英雄。
? ? ? ? 好的文章百讀不厭,都讀過不下數十遍,但是現在讀起來仍然百讀不厭,這就是文化和讀書的力量。在這個繁復喧囂多變的社會,能夠靜下心來讀一篇文章也可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了。紀念那些我們讀過的名著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