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閉門

圖文/木瓜小雅 (原文寫于上個冬末)

母親自南方回來。周末我得以回老家看看。院落里樹木叢生,花草扶疏,她一人清理好幾日。恰遇停電,我提議出去吃飯,她決定用燃氣做。我們在陽光下吃午飯,她給我夾大塊雞肉和土豆,說起以前庭院里的熱鬧,如今久不住人,不甚惋惜。

下午她早早催我返程,我們一起去超市,給她買新鮮的蔬菜水果,我搭上順風車,與她分別。想起上周末陪她去小城收新房,她說仍要與父親住老家院子。但又忍不住雀躍計劃著給我與姐姐安排房間之類。仿佛我們都還是她未出閣的小小女兒。

車窗外有大片的蘆葦,芒草,白茅。陽光極為明亮,天空晴朗透藍,它們頂著模糊一團的花穗,灰色,白色,焦黃色,在冬日的風里飄搖。我與友人說,冬天的芒草和蘆葦,都有一種搖落蕭瑟的美。

在車上聽《李伯伯》,想起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每年春天,必定會去林場抽茅芽,順便挖蒲公英,蘆葦根之類。林場估計是公社時期的遺留,早已荒廢,里面的溝渠溪流小河倒是完好無缺,水仍清澈豐沛,水邊的茅芽尤為清甜鮮嫩,吃起來頗為可口。《詩經(jīng)》中“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說的就是這潔白柔軟的茅草芽。

少年們成群結(jié)對,沿水嬉鬧。林場廣闊無邊,秘密樂趣無限鋪開,隱藏在盛大的園子里。我最著迷那里的桃紅李白繁花掩映開滿枝頭。

因為是荒廢了的林場,那里面成排的果樹都不再有人看管,不修剪,不打藥,不照料,任其自生自長。梨樹尤其多,春天里花開時,一片雪白。站在林場的土坡上,遠遠望去,那片夢幻的白,像是哪位仙人遺落的夢。

會忍住狂狂的驚喜摘一大抱梨花,一路捧了拿回家。有時太激動,還會有緊張感。拿到家里,找來瓶瓶罐罐,盛了清水,分養(yǎng)這些梨花,每每可以歡樂好些時日。

這樣的花事延續(xù)了幾年自動中斷,此后小二十年,再沒去過那片林場。關于梨花,最初的印象就是那盛大得有點讓人難以置信的大片雪白,畢竟那是廢棄的果園,枝條稀疏,竟能開出如此繁盛的花朵,也是讓人驚奇。

路邊梨花白

后來閑讀詩詞,發(fā)現(xiàn)梨花與記憶里的意象有出入。世人都知陶淵明愛菊,周濂溪愛蓮。其實狂愛梨花的,也有其人,正是吾鄉(xiāng)詩人,唐朝岑參。

“千樹萬樹梨花開”,奇崛大氣,眾人皆知,然而是借用梨花,寫胡地飛雪。其實岑參寫梨花,也不在少數(shù)?!昂厝掳耄婊ń袷奸_?!闭嬲娜饫婊?,開在陽春三月過半。“一從襄陽住,幾度梨花飛”,“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岑參詩作中,梨花的影子,隨處可見,自帶傷感,幽寂,思鄉(xiāng)抑或懷友,還有分離時的不舍,均在其中?!把劭创汗饫希咭娎婊w”,刻骨用力,可見一斑。

岑參之前,梨花并非如此愁苦,詩經(jīng)時代,常梨之華說的是梨花,道的是兄弟情。劉方平“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一句,寥寥數(shù)筆,勾勒出清麗寂寞畫面,雖是閨怨,卻余味悠長。以至于讀到“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的銘心悲痛,也不奇怪。紅樓中千紅一哭,萬艷同悲,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明知黛玉葬桃花,但是讀到“質(zhì)本潔來”總覺得梨花更甚。

韋莊“細雨霏霏梨花白”讓人動心,雨中梨花,玉膚冰肌,自是潔凈。梨花的白,不單調(diào),它有深紅花藥藏于晶瑩肌膚內(nèi),明暗相稱,美且有靈魂。經(jīng)雨的花瓣質(zhì)感透明,格外輕盈,與花蕊厚重相得益彰?!袄婊ㄒ恢Υ簬в辍?,凄美多情,過于濃烈。

詩詞里寫梨花的繁多,婉麗清約哀傷寂寞有余,大氣磅礴疏朗有力的甚少,甚愛“春釀正風流,梨花莫問愁”,今朝有酒今朝醉;更愛“棠梨第一花”,自在灑脫無約束;至于“一樹梨花一溪月”,則和幼時記憶的梨花頗為相合。那會子在林場溪水邊玩耍,春水初生,林梢有風,直到暮色降臨半個月亮爬上來,才會呼朋結(jié)伴走回家,輕快明亮,不知憂愁為何物。真真是一樹梨花一溪月。但它的下句是“不知今夜屬何人?”也是悵悵的。

最愛疏朗有古意的梨花,“洛陽梨花落如雪,河邊細草綠如茵”一句,最得我心。蘇軾寫梨花,也是極美,人生況味在其中,簡淡深遠,耐人尋味:“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二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檻外梨花,萬里河山,任憑扶欄望遠,不過飛花星星點點。這首詩讓我想起那些年桃紅梨白茅草青。

(黃昏時的梨花)

梨花素淡,再加“離”意,不算討喜,“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碧埔钍侵卑??!坝甏蚶婊ㄉ铋]門”一句,古人詞作中多次出現(xiàn),“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真是要多悵惘就有多悵惘。

《李伯伯》是西北民謠歌手張瑋瑋的作品,頗為好玩兒。前面大部分是搞怪荒誕充滿暗諷意味的李伯伯要當紅軍,曲調(diào)來自川地,在西南西北民間廣為流傳,旋律歡快。忽地蹦出幾句蘇州評彈《西廂》選段,銜接奇詭但很驚艷,正是那句“雨打梨花深閉門,燕泥已盡落花塵 ”。

鼓點一頓一促,西北男人一字一句起伏有致地唱著:“但愿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 不是那無是無非的糊涂人,我此來不為求功名,只愿你先生切莫負我情?!本挂笠笄星杏猩n涼古意。哪怕前半部分那么搞笑歡鬧。

李伯伯的屁股大,容易被鬼子發(fā)現(xiàn)目標,遇見同樣的團長,團長同情李伯伯。想起以前看過的麥兜系列,船只遇難,忠于職守的船長割下自己的屁股給大家吃,暗諷處,千言萬語,不必多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是一場歡笑與胡鬧。

有時會有一瞬間的惚然,生活在別處,蘆葦茅草梨花和詩詞,同現(xiàn)在熱鬧的生活很遙遠。都是身邊舊物,不敢說朝花夕拾。但也愿那些片刻影記,能擷取一二。記下等同于清理和告別。關于梨花,最美的是某年住過一處,推開窗,屋后萬畝梨花田,風過起波浪,遠處河流是蔚藍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86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5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97評論 0 379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9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22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7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01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33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16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7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46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30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6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