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數字提示我小心眼,容易鉆牛角尖出不來,真是說的妥妥的準。
換句話也叫執念,或者是我執。我們的小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念頭縈繞在我們的頭腦,障礙著我們看到生命的實相,而這些念頭的底層,通常是深深的恐懼。恐懼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而這些日子里,恐懼的感覺像一個鉤子一樣,勾著我,怎么甩也甩不掉。很多恐懼,只是一種感覺,能抓得住的恐懼,就是與領導溝通我的獎金拖欠問題。
我是很渴望這獎金嗎?似乎也不是。我只是感到領導連續三次地答應給卻不給,還不說明具體原因,讓我覺得好心塞。這本是我最信任也很關照我的領導。我很想要一個答案,到底是為什么?可是追要三次后的無果,讓我再也張不了口。
有過各種猜測,沒有確定的答案,還是不甘心。人的小我就是這樣執著。心里堵著,不舒服。今天終于想面對了,再次和領導提起,這次用的微信,也許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彼此有個思考停頓的時間,有個緩沖吧。
領導終于推心置腹,說了他的顧慮。而我在交流中,也表達了我的困惑和委屈。他對我是有要求的,達不到他的要求,獎金就沒有了,而他對我的要求,又是為了堵別人的嘴。好吧,如果按我的標準,無需堵嘴,這是我應得的。但是規矩不是我定的啊。這個世界不是圍著我轉的。他是領導,自然有他認為更周全的考慮。
領導很誠懇地說,他逼我也是為了我好。客觀地說,的確是這樣。誰叫自己傻,該為自己做的事情,好像替別人做一樣呢。既然如此,我們的需要就是一致的,這不就是老師經常講的“雙贏”嗎?要想共處于關系中,就要看雙方的需要是否都被滿足。一味滿足對方,會有匱乏感,只知道抓取,會越來越不滿足。這都不會帶來真正的喜悅。
又想起77提醒我的,科室需要什么。你能滿足科室什么。是的,我知道,但是我覺得太難,所以我不想做。我害怕呈現自己的笨拙。于是我逃開。可是真的有那么難嗎?本心里,還是不這樣認為的。那就試著來?
昨天看女排奪金,激情澎湃。大家都被女排精神感染鼓舞了。生活需要精氣神。精氣神需要一個目標。此刻終于有了一份確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