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泡入口—你不知道的心機開關
隨意感受下,會列舉一些入口圖片。
小結:泡泡,作為一個功能,占領了“我的”tab位置,猜想,愛奇藝是把該功能作為主推功能了,自從打開愛奇藝,我這個蒙圈啊,不知道點了多少次“泡泡”,這很tricking。ok,作為愛奇藝的特色。我們想圍繞視頻功能,能夠玩出哪些花樣。點開泡泡,(我的太天吶)
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愛奇藝這個殼子里,完全另起爐灶。不過,確定這不是另外一個APP?!是的,在愛奇藝里面的,這種在APP里面重要的tab上嵌套另一個APP的方法,對于用戶體驗真的是一大挑戰,果然現在H5應用牛逼。
2、最早的版本(安卓端)
愛奇藝安卓 V6.5.2,上線“泡泡”功能。這個功能的出現不是偶然(是奇談責任的延續),在移動端繼續探索影視社交之路。
入口:一、位于中間的發現處;二、位于播放頁面的下方
從“發現”點擊“泡泡”
如果是未登錄過,泡泡為用戶隨機生成身份,為的就是在未登錄狀態下也可以體驗“泡泡”。
點了下一步
(作為迷妹一枚,我更愿意看動態,看八卦)
進入楊洋的泡泡里面
下面就可以進入圈內聊天了
驗證身份時,可以把之前產生的數據導入到真實身份中。
驗證身份后,能夠在圈里發發資源
看下個人主頁
登錄
初期進來沒有登錄,它會給你個隨機身份,看以進來逛逛看看,這應該是考慮用戶登錄率低,怕流失吧;要是想體驗更多好玩功能,比如“親一親”,就需要驗證身份。簽到,送花等等。沒有登錄采集用戶數據利用加入每個泡泡,讓用戶選擇的標簽。這樣設計在這步驟,不多不少。若是設計在開始入口收集標簽,就把愛奇藝的用戶定位縮小了,本來就是視頻APP,一打開全是選標簽,明顯類似了“小而美”的APP,而不是面向所有用戶的APP了。
內容
泡泡以聊天為核心,輔助有內容社區。在看完某劇時,會想著找人聊聊,自然進入泡泡,更像是聊天,而不是長篇大論輸出影評等。這樣門檻低,很多普通用戶粉絲,都能進來找到存在感。
不僅做加法,更難能可貴的減法
不活躍泡泡竟然自己會破掉,從你關注中消失,不增加用戶負擔。這個很奇藝。
稍后會推出最新版本泡泡產品體驗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