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給你的組織,裝一個凈水器

概念:酒與污水定律

圖片發自簡書App

管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定律:“酒與污水定律”。

你把一勺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反過來,你把一勺污水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所以,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聽上去很高大上,但其實,中國一直有一句諺語,“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原因:

為什么一勺污水能污染一整桶酒,一顆老鼠屎就能壞掉一大鍋粥呢?這是因為批評,比做事容易;破壞,比建設容易。作為管理者,你需要花120分精力,鉆木取火,點燃大家的激情,但他用1分的精力,用一盆水就把火苗澆滅了。負能量擴散的能力,十倍、百倍于正能量。

不僅是在管理中,生活中也是一樣。也許你身邊就有這樣負能量的朋友。他們眼里的生活永遠是灰色的,和他們聊天就是聽他們抱怨。他們就像黑洞一樣,一點點拿走你的能量,卻一點能量都不給你。每次和他聊完,你都覺得心累,懷疑人生。

所以,作為管理者,我們首先要懂得如何識別這些“污水”,然后在企業里裝一個“凈水器”,堅決地過濾掉這些污水。

運用:具體怎么做

原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在一次演講時說過,有三種“污水”是不能被用小勺,倒進公司這個大桶的,如果真倒進來了,那要盡快用“凈水器”過濾。他們是:負能量的人,雙面的人和玩世不恭的人。

第一,負能量的人。

這些人通常會把自己的不思進取、一事無成,解釋成公司腐敗、社會不公,把自己無法獲得主流認可、尊重,包裝成“眾人皆醉我獨醒”。這在心理學上可以解釋。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敗歸因,把失敗歸因于外在,更容易獲得心理的平衡。

負能量的人通常有下面這幾種表現:抱怨、消極、冷淡、多疑。

抱怨,他們像“祥林嫂”一樣,不停地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抱怨是團隊中最易傳播、最具殺傷力的負能量。消極,他們總是說“公司大概沒前途了吧!”“這樣下去怕是工資也發不出了吧!”消極,是最容易動搖軍心的負能量。冷淡,他們故意不配合他人的工作,疏遠同事,制造部門障礙,這將導致部門協作困難,業績大受影響。多疑,“誰誰誰其實是誰誰的侄女”,“他今天開會時這么說,一定是想故意整我”,多疑的人總覺得他人別有用心。

第二種,雙面的人。

這樣的員工,對上級阿諛奉承,對下級聲色俱厲。這在心理學上也可以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內心深知自己“能力配不上職位,努力配不上夢想”,所以有種深深的危機感。為了維持這種得之不易的狀態,他們故意制造公司內的“信息不對稱”,并從中謀利。

對這樣的人,也要堅決清除,因為他們會嚴重造成其他依靠能力謀求發展的員工的不滿,甚至失望,從而離開公司。

第三種,玩世不恭的人。

羅振宇在一期節目里說過,人有可燃型、自燃型和不可燃型三種。玩世不恭的人,就是第三種,不可燃型。怎么激發,都沒有善意;怎么激勵,都不會努力。

這樣的員工,也應該盡量從團隊里請出去,或者限制使用。他們和公司沒有一致的目標,所以行為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容易在一些關鍵事件上掉鏈子、出問題。

小結:認識酒與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是指,一小勺污水,可以污染一整桶酒,少量的“污水型”員工,可以傳染整個公司。所以,給企業安裝一個凈水器,過濾負能量的人、雙面的人,和玩世不恭的人。

一個企業一旦有15%的員工是“污水型”,這個企業就已經非常危險了。如果沒有辦法全部清除,“污水”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在10%以內,并隔離或限制使用,并適時地干掉5%最負能量的員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