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幾天閑著沒事,便去豆瓣網搜了一下電影,想著這兩年走紅的開心麻花劇組,便試著找了一下他們系列的,電影《驢得水》三個字便吸引到我,看評分還蠻高的,電影簡介也沒怎么去了解,就直接奔主題開始觀看了,望著影片名稱跟宣傳照,有一種喜劇片的既視感,然而看完整部電影后才發覺表面上看算是喜劇類型,而更多意義層面上來看則算是折射人性的反諷類型。
? ? ? 這部影片以情節為中心,是由一群懷揣著教育夢想的教師,在偏遠鄉村開辦一所學校,由于特派員突擊檢查“驢得水”老師,而引發的一系列波蕩起伏的情節,而突出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運。
? ? ? 張一曼,性格開朗,渴望自由,對性方面大膽開放,有著當年時代超前的性觀念,顛覆了那個時代女性的觀點,也是由于這個性格,讓她得罪了喜歡她的兩個男人裴魁山與銅匠,最終現實逼瘋了她。劇中被迫剪掉長發那段戲深入人心,鏡頭給了整個臉部的特寫,從面部表情以及最后被驚嚇過度躲在桌子底下,還有連續自扇耳光那段,每一個都打得那么真實自然,不免讓人驚嘆她的演技如此精湛。為了學校,犧牲色相“睡服”銅匠;為了學校,被迫剪發的時候忍氣吞聲,頭腦里想著卻是大家穿著她繡的校服大合照的場景,足以體現此女子形象的高大,最后在繡完校服后,槍聲一響,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 ? 孫校長,一心想搞好學校,雖然整體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辦學校的目的下,其他所有事情卻都成了“小節”,其他人的尊嚴、自由等,為了學校可以瞞騙教育局吃空餉,可以犧牲教師張一曼,這與他贈與銅匠書籍,并教育他有教無類,多少有點諷刺的意味。
? ? ? 裴魁山,偏小人物性格,劇中多次出現他在遇到大事前,就會突然出現肚子疼的場景,其實也是在側面說明這個人干不好大事,不太靠譜。同時在追求張一曼到最后得知她的丑事后,人物顯現出來的大起大落,對張一曼的辱罵,可見其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丑陋形象。
? ? ? 銅匠,非知識份子,頭腦單一,過分老實本分以致于被劇中其他人利用而造就后續一系列戲劇化場景,本著濫竽充數冒充“呂得水”老師,好騙過特派員而獲得空餉以及其他一些資助,而后由于得知被騙而反目成仇要嚴懲張一曼,讓其自扇耳光,被迫剪掉長發,由此顯現出人性丑陋的一面。
? ? ? 周鐵男,人如其名,血氣方剛,有鐵一般的勇氣,愛恨憎明,對損害自己人利益的,都會主動站出來,并維護自己人利益,不讓其受傷害,劇中前大部分都是一個硬漢子的形象,直到警衛對他開槍之后,他嚇怕到跪地求饒,他自發保命,并沒有傷害到任何人,他并沒有錯,畢竟他只是一個凡人,命只有一條,選擇活著無可厚非,這也直擊人性的弱點,在這明顯對人物形象有著戲劇性反諷的意味。
? ? ? 孫佳,孫校長的孩子,從驢生病到后面驢死亡的一系列細節可看出其善良可愛,到后面她想去向外國資助者揭秘的舉動,可看出她單純的一面,有錯誤直面錯誤的勇氣,然而小小年紀的她最終也束手無策,被迫順著騙局繼續演下去,在大局面前,她也只能委曲求全,在孩子天真面前,映射的是丑陋的成人世界。
? ? ? 整部影片都圍繞著教師們如何為了學校的大局而發生的一系列起伏的劇情,這便是這部影片的一些人物性格以及最終的人物命運。我們觀看電影,不僅僅在于把一部電影看完,更多的是看完之后由此引發的一些深層次的思考,這想必也是導演最終的意圖。以上便是個人對這部影片的思考,純屬個人觀點。
? ? ? 對于這部影片,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