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驢得水》觀后感

電影《驢得水》是開心麻花集團拍攝的一部成功影片。講的是民國初期,一群滿懷理想的教育工作者,從城市來到了偏遠的農村,支持中國農村的教育事業(yè)。西北農村生活艱苦,連水都要去20多里以外拉,用水洗澡都成為一種奢侈的事情,但是在這種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中,這群教師仍然干勁沖天,幽默樂觀的生活著,在影片中經常可見他們風趣打罵嬉戲的情形。為了克服缺水的困難,必須養(yǎng)一條驢子走20多里的山路拉水,但是養(yǎng)這條驢子以及農村小學的建設經費缺口是個關乎學校存亡的大問題。為了解決經費缺口,他們虛報了一個呂得水老師拿空餉,用這個經費來彌補資金的空缺。好久不長,教育部要派特派員考察呂得水老師的消息如一個晴天霹靂。為了掩蓋事實,他們不惜找了一個銅匠扮演呂得水老師,從而發(fā)生了一系列詼諧但又落寞凄涼的故事,人性百態(tài)盡露,引人深思。

這部片子沒有什么大場面,場景很簡單,地點就是在西北鄉(xiāng)村小學,主要人物也很少,就是孫校長、裴魁山、周鐵男,張一曼,還有請來扮演呂得水老師的銅匠,孫校長的女兒孫佳,特派員。片子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來展現(xiàn)各種人性,人性似大榕樹的繁根茂枝、復雜錯綜,又如水般因勢利導、隨機而變,似大海的浪、山間的風般變化莫測。世間沒有一個純潔到毫無瑕疵的靈魂,關鍵要看到每個人性閃光的亮點。

孫校長,一個信念堅定的農村教育工作者,滿揣夢想帶著三位老師和女兒孫佳來到農村。他為人處事都是目標性高度集中,以“做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來實現(xiàn)自己的農村教育理想,也不乏有違背倫理道德原則之事。包括假冒呂得水老師領薪水,默許張一曼“睡服”銅匠假扮呂得水。后來事情敗露,銅匠的老婆找上門來時,為防止特派員發(fā)現(xiàn)真相,又逼張一曼承認以平息事端。當銅匠怨恨張一曼,借特派員袒護之機瘋狂地報復時,孫校長又擔當了手韌張一曼一頭青絲的劊子手。自始至終,孫校長只是為了讓心中這幅中國農村教育的畫卷更濃墨重彩,他揮灑丹青狡計頻生,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道德底線,也讓張一曼從敬重他到最后對世間溫情乃至生命的絕望。

裴魁山,一個狹隘自私的男人,有著貪婪的劣根,沒有像另三位老師那份對農村教育的摯愛。當其他的人愿意捐出自己的工資用于建設學校時,他說他工作只是為了賺錢生活。他隱忍,一直被取笑為“無能”,他心胸狹隘,向張一曼老師求婚被拒絕后,遷怒報復張一曼,趁張一曼被銅匠羞辱時,他落井下石,把對張一曼的怨恨趁機發(fā)泄,罵“破鞋、公共汽車”。

周鐵男,本來是個滿腔熱情的熱血青年。他執(zhí)著農村教育事業(yè),聰明有點子,敢于堅持道德原則,執(zhí)守公平、正義,雖然有時會沖動。但是在他被子彈搽耳而過,瀕臨生與死的邊緣時,他體內的畏懼如掙脫鐵鏈的猛獸般奔涌而出,從一個鐵血錚錚的鐵男,變成了一個懦弱怕事的懦夫。張一曼被強奸時,他躲于一側以求自保。自己心愛的人孫佳被迫嫁于銅匠時,他反去勸說孫佳。他銳氣的棱角在子彈的呼嘯中全部磨平。生死攸關時,很多人為了活命不惜出賣靈魂選擇向生,在面對生活的磨難時,也有很多人會把銳角邊磨平。死才是最考驗一個人的方式。

張一曼,在影片中是一個放蕩不羈,追求自由和快樂,活在當下的女子。她不敢承受婚姻之重,拒絕裴魁山的求婚。她敢做敢當,為了學校的建設經費,“睡服”銅匠,銅匠的妻子找上門來算賬,她挺身而出。這樣一個性格率真的女子在最后遭到了其他人的集體背叛。面對學校的建設經費和犧牲她的兩難選擇時,大家都選擇了犧牲她的人格。孫校長剪下愛美如命的她一頭青絲,裴魁山公報私仇趁機辱罵她,周鐵男為了活命目睹她將被強奸而不顧,銅匠自認被她戲弄瘋狂報復她。她還差點被特派員帶來的屬下強奸。中國男人的潛意識中還是不接受放蕩隨性的女人,特別是當時的背景還是民國時期,張一曼在傳統(tǒng)倫理道德面前終究是一個弱者。或許大家認為這是她咎由自取,她瀕臨無人同情的絕境,外表隨性、內心脆弱的她瘋了,最后一聲槍響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銅匠是影片中一個我最鄙視的人物。首先展現(xiàn)的是愚昧、懦弱,懼怕老婆的底層老實人形象。這樣的老實人在我們身邊還不少見。因迷戀張一曼的肉體,一慣對河東獅吼的妻子逆來順受的他,居然敢大聲吼妻子。張一曼為了斷掉他的念想,辱罵他是牲口,他一直耿耿于懷苦于無法。當特派員也有求于他繼續(xù)假扮呂得水老師時,銅匠小人得志囂張跋扈,開始趁機肆無忌憚的報復張一曼。假扮呂得水死亡時,聽到有去美國的機會,彈跳而起,把自己的使命忘得一干二凈。在和孫佳的婚禮上,做著美人、錢財兩收美夢的銅匠被潑婦老婆打回原形。有些表面的老實,只是因為沒有見過世面的木納。

曲終人散,意氣風發(fā)的四人,就如片尾中鐵男送給孫佳的一箱彈彈球,從箱子中跌落在山坡上,五彩繽紛的球在綠色的山坡上隨意的跳躍、彈動,最后散落四處,卻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結尾透著落寞凄涼和人性的悲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