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反思總體要求:找一個讓自己有情緒波動的場景,用“個性的本質即是警惕”理論,將個性塑造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里。按要求回答以下問題,目的是展示自己具備主動塑造個性的意識和方法。
1.我當時面臨的情景是怎樣的?(作答要求:具體闡述自己出現警惕的相應場景)
上午第四節課快,室友戳我并詢問我是否要點外賣(之前說好一起去羅森吃壽司),我拒絕了,她表現出不高興的神態;快下課她又問我可不可以陪她拿外賣,我表示拒絕,并說校門口和羅森完全是兩個方向。
2.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作答要求:具體闡述自己的第一反應,即要說而未說出的話)
當她說一起點外賣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不想做的是不要委屈自己(因為我發現我越是謙讓她越會得寸進尺),當她讓我陪她去拿外賣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還是拒絕,我在反思自己怪我平時不懂得拒絕和過分忍讓才會讓她覺得陪她做所有的事都是我應該的(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后我才看穿她的本性)
3.我還能作出其他什么反應?(作答要求:除了第一反應外,自己還可能作出其他什么反應)
或許我還可以和以前一樣基于室友加朋友的情分或者我的善良答應她的請求陪她做她想做的事,但是這一次,我沒有,因為我覺得付出是相互的,我可以先付出或者多付出,但當我看不到別人的一點真心后,那么抱歉,她再也不會得到我的真心。
4.我哪個反應更恰當?(作答要求:想象自己是“自己想變成的那個人”,會作出什么反應)
我認為我拒絕的反應更恰當。真正高層次的人,一定是既懂溫柔又不失狠勁,既有吸引別人的魅力,又有拒絕別人的能力。拒絕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懂得拒絕的人真的是活得更通透,我想變成懂得拒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