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用強力研讀書
? ? ? ? ? 讀書的目的是獲得見識以及學習高水平的思維方法。從讀書的角度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讀書是為了掌握技能,通過各類考試,或者純粹是為了娛樂。另種人讀書確實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兩種人最初的“智力”水平未必有多大差別。但是假以時日,他們的智慧水平將會有天壤之別。只有后一種人才配稱為讀書人。
? ? ? 這里我想談談讀書人應該怎樣讀書?
? ? ? 我想專門研究一下能夠獲得智慧上升感覺的非小說類。看這種書有三種基本事實:
? ? ? 第一,大多數人不看這儒書,他們不是讀書人。
? ? ? ? 第二,如果真看了,其中大多數人沒有看完。
? ? ? 第三,即使看完了,其中大多數人沒有看懂。
? ? ? ? 所以我提倡強力研讀。強力研讀跟刻意練習有三個共同點,
? ? ? ? 第一不好玩。世界冠軍培訓基地,沒有寓教于樂的這個概念,強力研讀,不是為了娛樂和休息,而是用非常認真的態度,把一本書融會貫通,以致非長在自己的大腦里不可,這種讀法相當累,我認為寫讀書筆記是一個非常正經的工作。
? ? ? ? 第二,用時少。就如同在那種專門培養天才的最好音樂學校里,孩子們每天真正練琴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兩個小時。沒有人能長時間堅持那樣的強度。而沒有強度的訓練,還不如不訓練。你可能每天花很多時間閱讀,但你很難做到用很多的時間強力研讀,把精力充沛而又不受打擾的時間段,留給最好的書。
第三不追求快。很多讀書方法教人怎樣用最快的速度來讀完一本書,而那些有必要快速讀完的書,根本配不上我們。而對于處在我們學習區內的好書,我們應該慢慢的仔細讀。把一本書快速讀完,就好像把一首曲子快速彈完一樣,這不是練琴,而是為了完成戀情任務,讀書人的一個秘密就是讀慢,吸收知識和增長能力的效率就會更高。
下面是強力研讀的具體做法,它的核心技術是做讀書筆記。
我以為新書要讀兩遍,一本書應該讀兩遍,而且只讀兩遍。好書,讀一遍,你不可能掌握到精要,反過來說,如果一遍就夠了,那這本書也不值得強力研讀。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完一遍,馬上再讀一遍。
第一遍是正常通讀,只要放松的欣賞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讀得快,值得時不時停下來思考一下的書,才是好書。
在讀第二遍的同時寫下讀書筆記,這個時候就不要每個字都讀了書中作為例子的故事,大概可以跳過,要專注于思想脈絡,讀一章,記一章筆記,直至讀完。
什么是好的讀書筆記呢?
強力研讀要求讀書筆記必須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清晰的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2.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4.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他書或文章的聯系。做到這4點。你才能把一本書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你會發現這個回報是巨大的。
? ? 我習慣完全按照原書的章節,讀書筆記劃分章節,甚至保留各章的標題,在每一章的開頭,用自己的話寫下這一章,作者到底說了什么。各章串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系統,不過這種內容提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作者的邏輯脈絡。很多時候,我們讀書只是記住了笑話,或者說書中的故事,而忘記了寫書人的本意,所以讀書筆記的第一作用就是拋開故事,記住文章,讓一本書,從厚變薄,從具體的山川景色變成抽象的地圖,只有當你跳出字里行間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全書,它的脈絡才能變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話,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脈絡寫出來,就好像畫地圖一樣。
? ? ? 但是如果一個小故事實在很好,我們也得把它記下來。好的讀書筆記不均勻分布的。記筆記是我聽說了一個想法之后很激動,就必須把這個想法記下來,據為己有的行為,除了羅輯。如果發現真正好的小故事,我們稱之為亮點,那么就把這個故事也給寫下來,甚至具體到細節。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原來的文章更長,以致最后成了經典。梁道文先生總是能在一本書中找到幾個單獨的亮點,常常拿出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講給觀眾,讓人能夠體會到原書作者的個性,讀書筆記得有這個效果,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尋找能夠刺激自己思維的那些亮點,我們在分析脈絡的時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弄清脈絡,再把故事帶走。
? ? ? 當你讀過的書多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發現,書與書之間是存在聯系的,尤其是現代人寫的書,極少有一本書的思想完全獨立于世界,真正新的知識往往都是建立在舊知識之上的。一個讀書人,對新的知識也要保持高度敏感。
? ? ? 電子書也有電子書的好處,對我來說,電子閱讀器最重要的好處是可以自動抽取你的批注,和你在書中畫的重點。你只要直接對這個文件進行整理,就得到了讀書筆記,而不必隨時翻書了,讀電子書,一定要多做批注,不要浪費了無限的空白處。
強力研讀要求慢讀,但是我們知道很多著名的讀書人的讀書速度卻都很快,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武功,他們讀得快,是因為對他們來說一般的書里新的東西已經非常有限了。
? ? ? 我最佩服的讀書人是經濟學家泰勒.科文是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他一晚上能看好幾本書,親眼目睹他看書的人都會產生一種特別敬畏的感覺,翻書速度非常快,看一頁書的時間幾乎是別人看一個標題的時間,你可以會覺得你可能會覺得這么看肯定沒有看進去什么,但是我整天在看他的博客,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他的確知道讀過的每一本書的關鍵之處。
? ? ? 整天這么讀書,豈不是成了兩腳書除了嗎?如果你認為我是兩腳書櫥,我會深感榮幸,但我認為還遠遠不夠,微博有傳言說2013年,比爾蓋茨一共讀了139本書。我沒法證實這一點,但他的微博上的確談論了很多書,而且他讀的書大部分是非小說。查理.芒格和沃倫.巴菲特都是手不釋卷的讀書人。巴菲特,更號稱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時間在看書,芒格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后記:這一部分感慨頗深,讀過的書不算少,但也許因為沒有做到強力研讀,沒有做筆記,所以,提升并不是很快。優秀的人總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以此為鑒,讀慢,讀精,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