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承諾與一致(1)
1,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作出艱難的選擇,人就樂意相信自己選對了。比如賭馬,買了那個,就會一次次的堅定自己的選擇,甚至可能“欺騙”自己,以便自己做出了選擇以后,堅信自己沒錯。保持前后一致的動力,是一種威力巨大的社會影響武器。
2,言出必行。
(1)和大多數其他響應方式一樣,言出必行為穿越復雜的現代生活提供了一條捷徑。
(2)機械的保持一致還有第二點吸引力:它更加容易令人避免誤入歧途。可以避免思考活動,因為思考會得出一連串的令人不喜歡的答案,或者更加棘手的需要處理的事情。躲在死腦筋的城堡里面,可以暫時逃過理性帶來的折磨。
(3)作為商業行為,合理的使用承諾一致性的選擇??梢詾樯碳規硪蛔鸬V。
3,承諾是關鍵。
(1)以小積大。從小承諾開始,逐步的讓對方,認可自己做出的承諾,然后不知不覺的成為了“合作者”。
案例:C國對待戰俘的方式不同于B國使用的嚴刑逼供,而且巧妙的使用“以小積大”原則。
圖片發自簡書App
(2)登門檻。從小請求開始,最終要人答應更大請求的手法叫做“登門檻”。
4,奇妙的行為。
行為是確定一個人自身信仰,價值觀和態度的主要信息源。
周圍的人認為我們什么樣,對我們的自我認知起著十分重要的決定作用。
一旦主動作出了承諾,自我形象要承受內外兩方面的一致性壓力。一方面,是人們內心里有壓力要把自我形象調整得與行為一致;另一方面,外部存在一種更為鬼祟的壓力,人們會按照他人對自己的感知來調整形象。
5,眾目睽睽。
公開承諾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
每當一個人當眾選擇了一種立場,他便會產生維持它的動機,因為這樣才能顯得前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