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話癆童鞋,你怎么最近消失了,不會是出什么大事了吧?”
“你妹去,你就不能盼著我點好啊?我這不活的好好的!”
“那這以前一睜眼就能看到你更新,閉眼之前還是你更新的朋友圈動態,腫么就沒有了呢?居然還顯示‘該朋友暫未開啟朋友圈’,人家都不習慣啦!”
“也沒什么,就是突然間覺得沒意思,覺得真實的我在朋友圈里沒法混了,那些不懂的人覺得矯情,半懂的人假裝自己很懂,像你這樣很懂的,壓根就不需要在朋友圈里看動態。。。”
“我勒個去,去掉前半部分,你總算說了句對我表示肯定的人話!”
以上是村姑和好友清和某一時間的微信對話,背景是一向早上不發朋友圈不起床,晚上不發朋友圈不睡覺的她已經好久沒有更新動態了,雖然我們一直處于單聊狀態,但發現了這個宇宙超級大新聞,我還是不得不問問究竟。
在微信提示音比鬧鈴還具魔力的今天,我們的朋友圈已不再是那個跟朋友互訴衷腸、互相吐槽的圈子,而是微商發廣告、父母拉選票、主播招粉絲、免費吃喝領禮品集贊的商業圈了,那些好好說話的朋友發出的動態,大部分在發出時都得冒著被廣告淹沒的風險,然后抱著僥幸的心理等待零星的點贊和回應,等到你想讓他(她)知道近況的那個人看見,早已沒了當時的心情,所以還不如不發。這就引發的“斷舍離”事件,諸如清和之類的孩紙們索性狠心關閉朋友圈,那些不必要的關注不用看見,那些想要關注的人,單點他(她)慢慢看就好了呀!
在我的朋友圈里微商還不是那么多的時候,有個休產假的同事賣起了風靡一時并且還在繼續風靡的面膜,看著她從每天發介紹、發反饋、發效果圖,到后來招助手、招代理、招合伙人,好奇心驅使我也想了解了解情況試個水。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大概是每個級別的代理一次性進貨數量和單價各有不同,為比自己級別低的代理供貨還可以賺差價的那種。聽起來不錯,但相對謹慎的我還是先買了一盒自己用,并給周圍的人用了之后覺得不錯才決定代理。那段時間,還真是逢人就送片面膜闖市場,每天發四五條微信做推廣,不過比起后來大家都在刷屏,我想我還是道行不夠深。這“生意”做了半年之后,我有點沒耐心了,雖然發展到了下級代理,下級代理也發展了幾個下下級,產品用的反饋也都不錯,回頭客也不少,但總覺得跟傳銷似得,有點怕怕,加之朋友圈里的微商越來越多,每天都在刷屏,以致后來我將大多數不感興趣的微商都屏蔽了,所以決定留夠自用的面膜和給代理們最后一次供貨后就退出不做,然后把資源轉給上級代理,至于接著做與否由大家自己決定。
我人生第一次做買賣,以收支平衡、稍有盈利告終。
然后,開始看著身邊的人前赴后繼地進入微商行業,從賣面膜擴展到各類化妝品、內衣、洗發水、姨媽巾、膏藥、蛋糕等等,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各色廣告琳瑯滿目,每天刷屏到看不見其他好友的動態。此時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做了微商后有些人就不評論我的朋友圈,并且點開別人只剩一條橫杠了。因為,當你的朋友圈里有超過10個人做微商并堅持刷屏的時候,真的一打開就跟逛商場似的,讓你原本想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的心情蕩然無存,只剩下無盡的頭疼。后來的后來,我先是悄悄的設置了某些微商和保險的圈內顯示權限,再然后悄悄的把有些人刪了,也默默地覺得有些對不住那些曾今被我打擾過圈子的所謂友人。
之所以用“所謂”來形容,是因為這其實也是一個幫你篩選朋友的過程。心近的人即使他因為某種原因屏蔽了你的朋友圈,還是會因想知道你的消息而單點查看;原本就不怎么想搭理你的人,剛好可以趁此機會與你不再往來,也了卻了當時沒能拒絕加為好友的尷尬。所以,如果你被屏蔽了或者刪除了,也不用太玻璃心,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人家斗志昂揚的微商們這會說不定還在群里上課正起勁呢。
關于朋友圈,我們總是喜憂參半,無奈甚多。喜的是我們無意間關注到有些人的成長、有些事的變遷,通過細胞分裂式的分享,在眾多的雞湯與感慨中去粗取精,結識了屏幕彼端那些向陌生人訴說的知心姐姐、暖心大哥、勵志大咖和逆襲達人,并不斷想象這些故事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后不斷鼓勵自己加入“在路上”的行列,奮力穿過眼前的茍且,去尋找那可能會有的詩與遠方;憂的是總有那么一些人,矯情做作,不做不死地秀恩愛、曬長腿、美顏一笑很perfect,讓你不敢猜畫面背后的真實故事,不懈品味四十五度角以外的活色生香,所以決定眼不見心不煩,關掉朋友圈,走進現實圈,在某事某刻想知道某人近況的時候點開看看,默默路過,不留一絲痕跡。
ti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