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召良
閱讀時間:20230119-23
這本非常值得深入閱讀理解和實踐運用,無論是個人心理健康還是有意向幫助他人心理咨詢,里面都有科學系統的指導。對比之前閱讀的社科和心理書籍,很多原理都在認知行為療法里得到應用,值得推崇和信任。
認知行為療法也是目前世界比較主流的心理治療方法,已經被證實能治療眾多心理問題和疾病,首選方法。
主要特點是科學實證、短程高效、結構化。
科學實證就如前面說的,它是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上發展出來的,結合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實證是因為其方法偏向于量化標準,治療前后針對心理問題均有評估值,療效可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有效性能通過數據顯示。
短程高效是因為其注重規劃,治療咨詢過程能夠結構化標準化,一開始就明確了問題和目標,有清晰的計劃,所以效率很高。
結構化也就是規范化和標準化,有種西醫的感覺,按章操作通常就能做好,當然有經驗會更好,訓練是必要的。
大致過程是先進行評估性會談,這個過程主要了解患者的問題所在,確定治療的目標,在談話中診斷出患者的自動思維方面的問題,有經驗的治療者可診斷出患者的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然后根據問題進行評估打分,再確定之后的目標以及達到的效果。之后是正式開始咨詢性會談,大概每周一次,咨詢完成后會有家庭作業,讓患者回家后繼續觀察自己的問題,運用咨詢中學到的治療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經過評估打分達到治療效果后,還要視情進入鞏固性會談,這個階段頻率逐漸減少,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這樣。
上面提到自動思維、中間信念以及核心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概念。這三個概念是人不同層面的認知。人心理過程通常為:情景--認知--情緒/行為。情景是動態復雜不易改變的,但是如何認知卻由自我決定,任何時候人都有調整自我認知的自由,進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其中自動思維就是人在某種情景中所產生的非刻意思考的想法,這個想法直接導致了情緒、行為或者生理反應。比如女兒放學一個小時還沒回家,就會浮現出許多擔憂的想法,產生焦慮甚至進而胃口等。
中間信念是自動思維層次的深入,到了認知觀念層級,對應某一領域的心理策略。比如母女關系,女兒不聽話很糟糕,如果聽話女兒將來會美好,如果不聽話女兒將來就完了,所以女兒必須聽我話。在這種信念下,她女兒做出任何違反其觀念的行為都會導致糟糕的情緒反應,比如女兒談戀愛、逃學、抽煙等。與自動思維大概就是點和面點關系。
核心信念是最底層的,是所有信念的核心決定著中間信念和自動思維。它是對自我、對他人、對世界的一般性概括性認知。分為負性和正性,負性就是看法負面和悲觀,比如認為自我是無能的不可愛的沒價值的,他人是無能的全能的或者壞的,世界是冷漠的敵對的;正性核心信念是正面和肯定的,比如認為自我是有能力的有愛的有價值的,他人是有能力的能力有大有小而已,世界時溫暖的友善的有人好有人不夠而已。
這些信念的形成是過去綜合造成的,治療的目的就是采取技術手段干預,改善認知,解決心理問題和疾病,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
印象比較深得的:一是治療自動思維有兩個指標。有效性,即個體想法是否符合客觀事實,想患者證明其想法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客觀證據,想法就能得到修正;有用性,即患者的想法是悲觀但是也是有效的,那么就要探討這種悲觀想法是否有用,是否對實現預期目標有幫助,有助于實現目標的想法才是有用的,這里運用的應該是阿德勒心理學原理。
二、認知行為療法注重的并不是講道理而是講證據,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因為知和行之間還有一個字叫“信”。
三、心理補償策略。人都力求表現更好,這個過程都或多或少采取一些補償策略,比如努力、回避、順從、歸因、警惕、自棄、自戀。心理健康的人適度使用補償策略,不健康的人過度使用。比如很多堅持“吃虧是福、對人友善、堅持原則,不欠人情”等運用到各個方面,這些做人的原則在一般意義上多數情況下沒有錯,但是如果運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就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三、蘇格拉底沒有通過講道理或者灌輸的方式告訴青年區分正義和非正義的方法,他通過提問來引導思考并得出正確的結論。和直接講道理相比,提問的方式更能培養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更能理解和接受觀點和結論。對于我來說,也是思考和教育子女的好方法。
四、照見未來技術。即高效能人士的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用具象的形式讓咨詢者看到遠期未來,時刻提醒自己,未來愿景和當下的行為聯系起來,進而影響當下的行為選擇。感覺有一點作用。值得嘗試。
五、關于個人核心信念的形成,身邊重要人物的期望、要求和評價影響很大。重要人物主要指父母、長輩、同學等。所以跟孩子表達期望的時候要注意防止孩子將其理解為對自己的否定,評價要客觀慎重。一旦個體經常達不到重要他人的要求,很容易使得個體形成無能的和不可愛的負性核心信念。表達期望應當堅持“肯定在前"的原則。另外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要具體,要耐心去理解小孩的想法和實際情況,教育里如果沒有用心的理解和愛,寬嚴皆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