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延遲滿足,大家就想起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的一個著名的關于“延遲滿足”的實驗。
這個實驗說明: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他們能夠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所謂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
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自己的欲望,更不是“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有了清晰的目標,才能夠抑制自身的沖動、欲望,為了未來更好的生活,犧牲當前的利益,更加自律的生活,才能夠真正自由的生活。
有人說當你真正懂得延遲滿足時才是你逐漸成熟的時候,不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左右,放眼于長期的目標,耐得住寂寞和誘惑,才能嘗到最美味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