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的而立之年,2020春節,與之前過的29個春節都不同,因為一場傳染性肺炎,沒有出行,沒有拜年,沒有聚餐,原本一個月的寒假,假期時間已變成暑假了,開學還是遙遙無期。人啊,閑了,就容易懈怠,但日子終歸要過。能干嘛呢?
搗鼓過薯條,湯圓,糯米煎餅,香芋煎餅,拔絲香芋……除了薯條和湯圓比較成功之外,其他三樣成品賣相和味道都不盡人意。對于美食,我是不想再研究了。
婆婆賣菜剩了一些白菜苗,拿回家要喂雞喂豬,但是雞鴨豬消化不了太多,留著也是浪費。我就琢磨著干脆做點菜干吧!有想法就行動吧!把菜擇好,洗凈,生火燒水,待水將開,把菜倒入鍋中,翻幾下就可以撈上來,瀝干水,便拿到頂樓曬太陽了。
曬了兩天太陽的菜干,還未全干
小時候,我對媽媽做的糯米飯和菜干這兩樣東西特別鐘愛。我喜歡聞菜干的味道,更愛吃菜干和肉、黃豆一起燉的湯,在我看來,那簡直是人間美味,那時家里經濟條件不好,每每到了缺蔬菜吃的季節,沒能力到外面買菜,菜干就可以解決我們一家人的伙食問題了。在我看來,媽媽就是無所不能一樣,只要她在家,我們就不用擔心沒菜吃。
這次我憑著小時候對媽媽做菜干的印象,自己動手做起來。最后成品還不懂會是什么樣子,但是菜干的那個獨特香味已經慢慢有了,雖然家婆賣菜,不用擔心家里沒菜吃,但是我想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做出像媽媽做的那樣的味道,回味小時候的味道。我也想開始分擔一個家的責任,如果有一天家里吃喝成問題了,自己是否能像媽媽一樣扛起一家人的吃飯問題,是否自己也能讓孩子崇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