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片來自網絡
? ? ?生活在西安,對涼皮總算有了全面的認識:陜西涼皮主要分為米皮和面皮,具體還分幾大流派——西府寶雞搟面皮、漢中米皮、秦鎮米皮等。
? ? ? ? 但在蘭州,金城涼皮稱為釀皮子,按方言發音,釀為“讓”,所以常聽街坊打招呼“吃個撒起尼?”“讓皮子”。釀皮也是用面粉漿汁蒸出來的面皮,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釀皮,也就是水洗釀皮,另一種是高擔釀皮。查閱了一下背景資料,其實在寧夏甘肅地區,釀皮是比較通用的說法,制作方式基本相似又在各地基礎上發展出一些特色。
? ? ? 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是高擔釀皮,據說高擔的起源就是買釀皮的小販挑著高高的扁擔沿街叫賣而得名。高擔釀皮是用加了堿,醒好的面粉漿汁蒸出來的,所以韌性小,口感比較酥軟,雖不及水洗釀皮勁道,但也有恰到好處的彈度。
? ? ? ?釀皮除了本身的口感味道外,最重要的還是調料的催化作用。酸、辣、香,在酷熱的夏天沒什么食欲的時候是很好的選擇。切好的釀皮上,調入鹽、醬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醬等調料,再加上油潑辣子——這辣子原料并不是一般的朝天椒,是蘭州土生土長的青辣椒曬紅后磨成辣椒面,有一種本土的辣香。常見的還會加入一些切好的黃瓜絲,又多了一味清香。拌好調料的釀皮鮮亮誘人,清涼爽口又酸辣開胃,也算是解暑美食了。
? ? ? 釀皮一直以來作為一種小吃,因深受人們喜愛,現在也成為了宴席中的一道涼菜。很多本地有名氣的餐廳都把它作為涼菜主打推薦。但不管是在市井小巷還是大雅廳堂,本地特色的這一碗釀皮,都有它獨特的吸引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