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吃貨而言,夢回長安的頭等大事,是把胃先收拾服帖。上次我們聊了聊西安的泡饃,老陜們疾呼:還沒完呢,我涼皮呢?肉夾饃呢?
別急,三秦套餐(涼皮+肉夾饃+冰峰汽水)一個都少不了,今天我們先從涼皮開聊。
涼皮無疑是陜西人的心頭好。價廉味美,夏吃酸辣開胃,冬吃清爽解膩;進可入國宴,退可路邊攤,簡直是全能型選手!
“老板,來碗涼皮,辣子醋(còu)多!”
溫潤如玉的白色涼皮,被清爽的綠黃瓜絲,明麗的黃豆芽和霸道的紅辣椒點綴得活色生香。辣油香氣直往鼻子里鉆,打蔫兒的胃口立馬抖擻起來,惹人舌津橫溢。吃完顧不得擦嘴,仰脖灌上一瓶透心涼的冰峰,渾身激靈靈打一個冷戰~這才過癮!
聽說大洋彼岸的紐約,一碗陜西涼皮賣到5刀,再看看樓下涼皮店6、7元一碗的價格,簡直暗爽!
1 | 聽說秦朝人就開始吃涼皮了?
涼皮問世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在民間傳說里,第一碗涼皮誕生于秦朝。
秦朝時,已經普遍使用研磨技術研碎谷物,飲食從“粒食”進化到了“粉食”。圓形石磨的使用在戰國早期即已開始,到了秦漢已經比較成熟。《三輔舊事》上記載:“太上皇不樂關中,高祖徙豐沛屠沽酒賣餅商人,立為新豐縣。”可見秦朝時已經以餅為食了。
所以說,在此基礎上出現涼皮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雖身世成謎,但吃涼皮的歷史少說也有一百多年啦。清光緒年間,西安街頭就有專賣涼皮的商販了。涼皮提前蒸熟了晾涼,一張張摞起來,提籃挎袋、走街串巷的吆喝叫賣。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涼皮的黃金時代。那會兒流動攤販還很活躍,一入夏,陜西各地的涼皮攤紛紛出動。地上擺一矮桌,幾條板凳,旁邊三輪車上的玻璃罩子外貼著大紅字——涼皮。沒有任何名號,但只要擺出來就有人吃。
尤其是盛夏,人在街上被太陽烤得焦干之時,瞥見樹蔭下的涼皮攤,簡直像在沙漠里見到了綠洲。
愛吃涼皮的多是女娃,因為飯量小,涼皮能吃飽。記得大學的夏天,中午一下課,宿舍姑娘們一人拎一袋涼皮回來,吸溜完再吃一牙西瓜就是一餐飯,總不見長肉。男娃就不行了,非得配個肉夾饃再喝碗稀飯才能混個肚兒圓。大名鼎鼎的“三秦套餐”想來就是這么吃出來的。
把普世的稀飯換成陜西本地的冰峰汽水以后,三秦血統就更為純正,涼皮也一直興旺至今。
2 | 米皮&面皮又有什么名堂?
涼皮主要分米皮和面皮兩大類。除此之外還有用綠豆淀粉、蕨粉、魔芋粉等等為原料制作的涼皮,比較小眾。
3 | 西安涼皮界的四大旦角
陜西各地都有吃涼皮的食俗,隨便數數,就有漢中熱面皮、安康蒸面、漢陰蕨粉皮、岐山搟面皮、扶風烙面皮、秦鎮米皮、麻醬釀皮、彬縣御面、陜北肝子釀皮……
若把各地特色涼皮都在陜西地圖上標注出來,完全可以連成一條“涼皮之路”,從秦嶺以南一路吃到黃河岸邊。
但且讓我們先回到西安,這里最常見、人氣最旺的幾種涼皮是:秦鎮米皮、漢中熱面皮、岐山搟面皮和麻醬釀皮,又被稱為涼皮界的“四大旦角”。
4 | 涼皮的靈魂是啥?油潑辣子啊!
對老陜來說,涼皮不放辣子和吃面不就蒜一樣,萬萬不能忍!
怕辣的人,看到涼皮上紅艷艷的辣油就發憷。其實,陜西涼皮所用的辣椒主要是秦椒,相對國內常見的辣椒而言,辣度很溫和。
國內常見辣椒的辣度
陜地秦椒體型纖長,適合干制,關中人把它叫線線辣子。每年辣椒收獲的季節,農人們就用細線把鮮紅的辣椒穿起來,掛在房檐屋后曬干。
要吃的時候,把干辣椒用文火焙炒,磨成辣椒面,加入碾碎的芝麻、核桃和適量鹽,最后用滾油炸香,一碗香噴噴的油潑辣子就做好了。
秦椒主產區
老陜是油潑辣子的鐵忠粉。哪怕是一個白面饃饃,只要澆上一勺鮮紅油亮香噴噴的辣子就能吃得喜氣洋洋。陜地自古民風剽悍,當同樣嗜辣的四川鄰居正在研究如何用辣椒配菜的時候,老陜們干脆把辣椒當菜吃。“油潑辣子一道菜”就是關中八大怪里的一句順口溜。
假如涼皮的歷史真有兩千多年,在辣椒還沒進入中國之前,老祖先們吃的是怎樣的涼皮啊? 嗯,總覺得不太想嘗呢。
說了這么多,終于該進入正題:
5 | 西安涼皮哪家強?
- 秦鎮米皮 -
半濟堂米皮店
秦鎮距離西安半小時車程,這家是鎮上很老派的店,透著古早煙火氣。
一大盆涼水里鎮著細長條狀的半透明“涼魚兒”,看著就解暑氣
據說“半濟堂”這個字號從民國時期就開始用了,早年賣藥材,后來一門心思鉆研包括米皮、臘汁肉等小吃在內的多種調味料,還開了調料廠。
份量實在,皮子偏軟、口感爽滑,標配是黃酒。因為自古產米,用糯米釀造的黃酒也是秦鎮特產,幾乎每家店都有。
切米皮的刀是特制的,重達5公斤。技術精湛的師傅切出的皮子,能精確到直徑3毫米
地址:105縣道秦二村秦鎮北街
營業時間:7:30 - 20:00
- 漢中熱面皮 -
老王家漢中熱涼米皮
“熱涼米皮”是入鄉隨俗的叫法,意思是有熱米皮也有涼米皮。
老王家的熱米皮厚實,不會因為筷子攪動就碎裂成片。挑起來寬寬的像油潑面,但十分爽滑彈牙。
最出彩的數油辣子,能看到芝麻粒和整顆的瓜子仁,是本店的獨門功夫。曾有在西安上學的漢中學子為了一解鄉愁專門餓著肚子來,一口氣連吃三碗方才罷休。
地址:尚儉路(近百盛東大街)
營業時間:9:00 - 20:00
- 岐山搟面皮 -
莫家匯八畝溝搟面皮
莫家匯八畝溝搟面皮在草場坡開了很久,若是想在二環之內吃到一碗有水準的搟面皮,這家足以當選。
門臉不大,內里卻相當寬綽。餐牌上提供了搟面皮、呱呱、面筋的各種組合選項。選擇困難癥發作時,點三合一準沒錯兒。
皮子切得偏細,柔軟耐嚼,能嘗到搟面皮獨特的發酵香味。調味介乎寶雞的咸香和岐山的酸辣之間,適合大眾口味。
地址:草場坡坡上50米摩登主場西門第一家商鋪
營業時間:9:00 - 20:00
- 麻醬釀皮 -
盛志望麻醬釀皮
在西安,很多清真館子都會附帶著做麻醬釀皮,但專門賣它的店鋪少之又少。
坊上的盛氏家族從20世紀初就開始走街串巷地賣釀皮,至今已有百余年。撇開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服務質量不談,味道還頗值得一試。
皮子色澤微黃,偏厚。因為是不洗面直接蒸的,所以不會有面筋。釀皮上芝麻醬厚厚蓋了一層,又澆一大勺油潑辣子,除此之外不放任何配菜。
據說麻醬是一次性壓榨的,沒有提取香油,濃稠而潤澤,入口先是香辣,隨后浮起一點酸味,又帶一絲若有若無的回甘,這微妙的甜味恐怕就是百年老號的獨家秘笈了。
地址:大皮院西口225號(大皮院與北廣濟街交匯處)
營業時間:8:30 - 22:00
- 番外篇:特別單品推薦 -
在傳統涼皮之外,還可以嘗嘗這幾種企鵝君推薦的特別單品,換換口味:
云老四秘制涼皮
云老四涼皮在輕工市場對面的金康路紅花巷里開了有二十年,非常火爆。
他家秘制涼皮有米皮和面皮可選,端出來嚇了本鵝一跳,醋和油潑辣子統統看不到,這碗涼皮的澆頭是青,線,椒,小,炒,肉!
面皮是半透明的微黃,口感滑溜溜,吸溜起來油香油香的,有種吃新疆過油肉拌面的錯覺。調味到位,咸香中隱約一點鮮甜。青線椒富有挑逗性的鮮辣味不同于油潑辣子,鵝君不小心吃到一粒“歪”(陜西話,兇)辣子,感覺耳朵眼兒都要冒火了。
地址:金康路紅花巷16號(輕工業批發市場對面)
營業時間:8:00 - 24:00
魏家秘制涼皮
把魏家涼皮掛出來,鵝君略忐忑。畢竟很多人對于連鎖餐飲品牌都有抵觸情緒。但嘗過他們家的秘制涼皮以后,那種酸辣的口味著實有點驚艷。怕出錯,又在不同時間去不同店鋪吃過幾次,品質都很穩定。
魏家的秘制涼皮是面皮,厚度是“超薄版”。調味醋汁沒有嗆鼻的醋酸味,酸得清爽舒服。配菜是黃瓜絲、西蘭花、面筋, 沒有油潑辣子,最上面是一大勺紅艷艷的剁碎小米椒和蒜泥。
但別因為看不到辣油就掉以輕心,小米椒才是大殺器,空口吃分分鐘辣得飛起,要灌一大杯飲料才能滅火。
地址:可上某點評網站搜索,挑喜歡的店去
營業時間:8:30 - 24:00
最后,除了以上這些重點推薦外,鵝君還準備了涼皮紅黑榜,供大家參考,憋縮話,吻我。
- 今日互動?-
“三秦套餐”里的肉夾饃,也是西安人的心頭好。
你有哪家私藏好店,想跟企鵝君分享的嗎?
文 |?7東西的7
編輯 | 李茜
設計 | 小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