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一個玩笑話:投資和投機區別是什么?一個是國語,一個是粵語。
投資和投機確實有其相似之處,不僅體現在讀音上:
目的上兩者是類似的,都在追求盡可能高的回報
操作上兩者是也類似的,都是通過低買高賣來獲利
所以其實也難怪我們常常想的是投資,卻難免一腳踏入投機的陷阱中。
投資與投機之間的區別比較微妙,還記得我們之前梳理投資的概念嗎:
投資是通過深入分析,在確保本金安全的基礎上獲取預期回報的行為。
不符合這個概念的“投資”行為,就是投機。
我們從三個角度看下投資與投機的區別。
1 行為
投資和投機的第一個區別,是有沒有對資金投放的對象進行了深入分析。
進行了深入分析,對資金投放結果的風險和回報自然有所預期,相信自己的判斷并進行資金投放也就理所應當。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進行深入分析,那么資金投放的根據只會來源于外部:
聽內幕消息買
跟著莊家買
跟著股神買
隨便買
……
無論上面哪種,對于資金增值而言,都非長久之計。
之前看到有人分享,聽某董秘朋友說其上市公司即將進行高送轉,趕緊入手股票。結果入手沒多久,股票因為其他原因大跌,雖然最后成功高送轉,但股價卻還沒有漲回到之前買入的價格。
跟莊也需要進行分析,不然被莊家振下車或者是成為接盤俠都不是什么好事。跟莊買股票不得不提寧波敢死隊,而寧波敢死隊的“總舵主”徐翔,因為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現在深陷圇圄。這能是一個長期的策略么。
我老婆有一個同事,每次在群里推薦的股票,都漲多跌少,被群里的人奉為股神。但是他基本不說為什么選擇這個股票,也很少說什么價位買入,什么價位賣出,應該持有的倉位是多少。
因為這些信息的缺失,跟單的人里面賺的人挺多,虧的人也不少。直接的結果就是不敢重倉,就算賺了,也沒有多少。更何況,就算股神能夠透露這些信息,我們敢相信他下重注嗎?
隨便買說是隨便,其實買的時候心里還是有一桿秤:希望買入的標的能夠繼續上漲。可是不經過深入分析作出的預測,想想就知道其成功的幾率有多大。小賺大虧,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我第一次接觸的“投資”,就是這樣去購買紙黃金,結果還是不說了。
2 心理
投資和投機第二個區別,就是對投資標的風險和的回報有沒有一個合理的預期。
對風險和回報有一個預期,其實是有一個適當的退出機制:回撤多少止損,盈利多少止盈。
持倉的時候希望漲的時候越高越好,跌的時候會漲回來,其實是對于風險和回報沒有預期,也就是沒有退出的機制,這就很危險。一旦下跌,要么割肉,要么深套。等價格回歸解套確實是一種辦法,不過也可能等來十八層地獄。
對風險不明確,還有一個重要的后果,就是容易只看到收益而看不到風險。想賺錢,賺快錢,當一個人在這樣的處境中時,對所謂的投資機會就特別敏感。因為害怕時機失不再來啊,不全力壓上,賭上一把,怎么對得起這樣唯一的機會,對吧。
我曾經就犯過這樣的錯誤,看到別人分享的港股牛熊證交易方法以及曬的盈利單,心中就蠢蠢欲動。在經過了一天的小資金測試,發現可以賺到錢之后,立馬十倍地加大投入,結果自然沒有好到哪里去。
清醒過來之后,我根據這個分享的投資策略,對歷史數據進行了回測。不管怎么調試參數,放到兩到三年這樣的“長期”之下,最終的結果都變成了零。或許這是別人一時的運氣,也或許是別人沒有完全將策略分享出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事先進行了回測,對策略風險和回報有了預期,這樣的損失就可以避免。
其實機會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沒有準備好,還配不上它。
3 結果
投資和投機第三個區別,就是長期回報的結果,一個長期是盈利的,一個長期是虧損的。
投資是在確保本金安全的基礎上獲取預期的回報,從長期的角度而言,復利這個第八大奇跡會讓盈利如雪球般越來越大。
而投機不能保證本金安全,即使短期能夠盈利,終究有一天會還回去。
有一句老話放在這里很貼切: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選擇投機而非投資,無非就是這樣的原因:省力、來錢快、賺得多。
貪婪是人的天性,當我們通過投機賺到錢,甚至通過不斷投機持續賺到錢,很少有人能夠懸崖勒馬。即使每次投機都能盈利,其中的高額風險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旦哪一天風險兌現,就是血本無歸的時候。期貨傳奇人物逍遙劉強就是在2015年因為股災破產而自殺身亡。
投機還會導致時間與精力的損耗。
因為對風險不明確,對回報沒有預期,眼光就會不自覺地盯著行情,每一次漲跌,都是一個抉擇。心情隨著曲線起起伏伏,想要賺的更多,也害怕輸的更大。
盈虧暫且不說,這里損失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之大,卻不可估量。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在盯行情上,就放棄了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讓我們獲益最大的事情上。
對于有風險與回報的預期的投資來說,中間行情的起起伏伏都是過眼云煙,因為知道隨機漫步理論的人都會明白,最終狗會回到主人的屋子里。
個人分享關于投資的一些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