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相關性謬誤是“虛假的兩難境地”,它是指“試圖提供難以接受、難以企及或難以置信的選項,結論只能從這些選項中選擇。
“要么瘦,要么死”。
這是我多年前聽到的一位“明星”的“大放厥詞”。她為了輸出自己“瘦即是美”的觀點,不惜“堵上生死”。這種表達觀點的方式很極端,但不得不說效果上十分強悍。
但很顯然,理性告訴我們,“愛美之心”不至于到達如此田地。這種自我逼迫,實際上是虛假的。其中顯然還存在更多選項,比如“接納自己的普通”。
哦對了,順帶提一句,這句話的效果令她圈粉不少。從自我營銷的角度來看是成功的。
錯誤的兩難謬誤通常被稱為非黑即白謬誤、選項不全謬誤和替代方案謬誤。
最普遍的兩種虛假兩難境地是完美主義謬誤和劃界謬誤。
1 完美注意謬誤
完美主義謬誤就是指表達者忽略了“完美”和“無”之間的中間選項。
營銷里的“手慢無”、“饑餓營銷”、“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無不在利用這種心理。
看待問題上,我們也常常陷入這樣的極端境地,“做得不夠完美,還不如不做。”
而實際上,我們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只得“零分”。學習偏科,老師不會建議學生完全放棄,而是把偏科那一門能得的分盡量都得到。
當然,關于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則屬于另一個考量的范疇。
2 劃界謬誤
劃界謬誤常發生在這種場合:認為兩個事物之間,要么有精確的劃界點,要么完全沒有區別。
比如當你無法舉出例證反駁“事物A具有特征B”,對方就可能利用這點來直接下結論——事物A就是具有B特征。
對方正是將你的選擇限制在——“A有B特征”和“A無B特征”這二者之間。而他忽略了不精確界線的可能性:比如A擁有B特征的程度是0~1不等的。
實際上,世事常有灰色地帶。
在思考和做事的時候,我們需要避免這樣非黑即白的思維。否則我們會忽略更多的可能性,從而陷入舉步維艱的泥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