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開始加入前一天晚上同學們做的晚課。何謂晚課呢?晚課是王路先生提出來的,他當時是這么說的:“晚課的難度比晨讀的更大;我建議所謂晚課,就是報大家一天的所得所失,曾子所謂吾日三省吾身,把做事修心的得力處與不得力處在群里說出啦,請大家見證,就是晚課。本群提倡反躬自省,提倡踐行,提倡切磋踐行中的成敗得失。愿大家勵力精進!”
請大家按照晚課的要求來進行,盡量避免與晨讀重復。
要了解此群晨讀活動的須知,請戳→《王路晨讀晚課群晨讀活動須知》
4月5日 晚課
**1 露露 **
逛友誼書城大多書都密封包裝偶遇一本漫畫沒有密封包裝的,愛不釋手買了~
2 段知青
讀果戈理傳記,讀到“請求你盡可能減少埋頭在雜亂的紙堆中。”字眼,赧然汗下!我發現許多有著獨立思維并捍衛自己獨立思維的作家(其實不僅僅只是作家),大多童年熟讀過幾本書——開啟他們對于情與理的第一知覺,并接下來的人生都受從書中所得啟發的導向,這是步入學堂,老師無法教的東西,有前一層的悟性,不至于在人堆里人云亦云言論流于平俗。
小時候我讀的多是小姨的高中語文課本,里面有兩篇文章我反復讀,是魯迅的《祥林嫂》和莫泊桑的《項鏈》,我至今都認為這兩篇文章啟蒙了我——我的理性我的感性,自發辨認是非的能力。而現在我看這幾個字感到羞赧,正是因為我現在讀書沒有章法,遺忘這兩篇文章曾給予我的啟迪,腦子里蹦出哪本書,就借來讀。至今讀了幾十本書,我并不覺得對于我的認知水平有大的提升。前幾天看微博有句話,我記了下來,大概意思說的是“不要埋怨你讀不懂一些書,多讀書,讀得多了,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連貫的,從前不懂的自然就懂了。”初始覺得有理,后來再想,很牽強附會了,讀書沒有個條理性,不總結讀書心得,讀了再多書也是枉然,正是果戈理所說“雜亂的紙堆”罷了。前段日子有過歸納整理所讀書本的想法,我的確去做了,可我沒有堅持,我嫌它太耗時費腦力,我如今真要警誡我自己,切莫蹉跎,切莫蹉跎!
3 睿睿愛半山 分享之前看過的兩篇文章
李松蔚的文章 《眼前的茍且,也正是詩和遠方》,是在高曉松說過那句《人生除了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之后寫的,所以可以先讀高的文章。
4 睿睿 關于安全感和打坐禪定
① 晚上跟半山同學聊到安全感的問題,他說的,我很贊同,跟大家分享如下:
「安全感這東西就像免疫力一樣, 最終要靠自己的,依靠的人越強勢,越能讓覺得安穩, 但會是所有的方面么? 即便有依靠的強勢存在,有很多東西還是要自己面對。」
關鍵詞:自立自強,天助自助者。
② 在另一個群,睿下午念了幾句書,也愿結識有緣人:
「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當先發大誓愿,度一切眾生,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
然后坐中正念思維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起。
三界別無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知諸法不實,若心無染著,則諸生死業行止息。」
關鍵詞:三界別無有,唯是一心作。
③ 至晚間,知愚教了個簡易方法,覺得很好,如下:
「打坐 玩念頭 訓練讓自己了了分明 但對一切出現的事物都不判斷 很快能契入空性 這時很多書一看就會懂」
關鍵詞:知心無性,純觀,則知諸法不實(契入空性)。
4月6日 晨讀
**1 多啦z夢 《蝶戀花》 **歐陽修
欲過清明煙雨細。小檻臨窗,點點殘花墜。
梁燕語多驚曉睡,銀屏一半堆香被。
新風風光如舊風,所恨征輪,漸漸迢遞。
縱有遠情難寫寄,保妨解有相思淚。
2 有容君 《放言五首 其五》 李白
泰山不要欺毫末,
顏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
槿花一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
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
幻人哀樂系何情。
3 睿睿愛半山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4 幫主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 ,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 ,日暮聊為梁父吟。
每讀此詩,想見當年諸葛武侯的苦心。
5 露露 《漫畫達摩禪》 作者:蔡志忠
不說生之前;不說死之后。不說過去;不說將來。…觀察;此時、此地、此刻、當下、剎那、瞬間!…看清世間之后,真正認識自己。…體悟生命之后,當下的生活態度。參禪悟道為的是此生能成為身心的真正主人。……參禪不只是打坐:有位名叫薛簡的官員問六祖惠能說:“京城參禪的大德們都說,參悟必須要坐禪習定。請問大師有什么高見?” 六祖惠能回答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參禪悟道不是經由打坐便可獲得成果。 六祖惠能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原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磨磚不能成鏡,枯坐也不能成佛,參禪悟道要能覺悟出真心本性,才能進去禪的境界里。
莫名的喜歡這本書,為省錢很少在書店買書的我也愛不釋手了~抱回家,以前覺得自己很了解自己,后來病了才知道自己一點都不了解自己,于是猛回頭,翻箱倒柜想找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去看看自己到底是誰,我是怎么樣的一個人才對,再看性格色彩,紅藍黃綠,也沒有答案,是的,我只是想認清自己的本性。
小時候喜歡一句話,格物致知,讀史明智,讀自己的過去,明心見智;翻出一首小詩,作為晨讀總結:如果讓我為自己描繪一樣顏色,我想我是光的顏色水的模樣……
**6 睿睿 **
詩人最怕什么?某次在辦公室窮極無聊時挑起了這個話題。標準答案是,詩人最怕富足和順適,因為詩歌得窮而后工。但睿哥兒覺得,詩人最怕遇到老學究,最怕別人對睿哥兒說(聽說她是準詩人),你就關起門來好好寫詩,不要對其他領域發表看法,免得丟人現眼……在心理學里,我們有一種心理誤區:那就是常對自己評價過高,對他人評價過低。這是一種生存的優勢,所以那些“厚顏無恥夜郎自大”的人總是比那些有自知之明常常羞愧的人活得更痛快。不知不覺,睿哥就一路丟人現眼到現在。
當別人對我說,你讀的書都是什么鬼,什么“蜥蜴的夢,色盲的波濤” 我看不懂,睿哥就會解釋說,那是一種意象派兼意識流性之所至的手法,蜥蜴想直指人心,請不要用眼睛讀它,必須用靈魂去讀……各種扯淡了。
那類修辭是仿自西方的詩歌傳統,西方大詩人的集子里,對那修辭不但不覺得古怪,反而覺得親切熟悉,他們打動人的不是有所言說的詞語,而是無所言說的意象,是道,是“邏各斯”。比如安德魯馬維爾的那首大名鼎鼎的《致他嬌羞的女友》,那句“我那植物的愛情緩慢滋長,超出了所有偉大帝國的輝煌版圖”,睿睿真的很喜歡啊。到底什么才是植物的愛情?誰也說不清,但這個無情無理的搭配,對睿產生了一種蕩氣回腸的力量,一種令人落淚的力量。唔,今天的晨讀就是《致他嬌羞的女友》!
《致他嬌羞的女友》(節選)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天地和時間,
你這嬌羞,小姐,便算不得什么罪愆。
我們可以坐下來,想想該在哪條路上
消磨我們漫長的戀愛時光。
你可以在恒河岸邊尋找紅寶石,
我可以在亨柏河邊望潮哀嘆,
我可以在洪水滅絕世界之前
愛上你,你可以拒絕,或者接受,
就在末日審判的當天。
我那植物的愛情緩慢滋長,
超出了所有偉大帝國的輝煌版圖。
讓我用一百年來贊美你的眼睛,凝視你的眉,
用二百年來崇拜你的胸,
用三萬年的時間慢慢愛遍你身上的每一寸肌膚。
偏偏把你的心留待最后觸摸,
因為只有這樣的排場才不致把你辱沒。
整理:睿睿愛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