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1、 什么是暗時間?
2、 暗時間能帶給我什么?
作者從閑置電腦引出大腦,引出思維時間利用。
每個人都是1天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不多不少,可是每個人的實際時間真的是這么多嗎?看似相等的時間,實際未必相等,時間均等是個錯覺。衡量一個人活了多少年,不是用年齡來計算,應該是用思維時間來計算。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我們都在用時間換取生命,不可避免的投入時間。“投入時間”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錯覺,舉個例子:我和朋友計劃用1個小時背100個單詞,但實際上我在1個小時內僅僅背了50個,朋友卻完成了計劃。為什么會這樣,同樣長的時間兩個人的結果截然不同,因為我在這1個小時內時不時的玩手機、喝水、聊天……類推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看似同樣的時間投入,其實不然,實際投入是時間和效率的乘積。
所謂“暗時間”,吃飯、走路、坐公交、洗臉洗手……這些都可以成為暗時間,請注意,是“可以成為”而非一定或者其它的肯定性詞匯,在淺短地閱讀之后,我覺得“暗時間”就是可以讓我們進行思考、消化的時間,但是如果沒有利用這些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也就沒有必要說“暗時間”了。
能夠充分利用暗時間,能帶給我們什么好處?
也許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無形中增加我們的時間,增寬我們的生命寬度。比如一個人充分利用這些暗時間,讓自己的生命標簽更加豐富,一個社會工作者,利用暗時間給自己貼上了“攝影師”、“畫家”的標簽,使自己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探索更多的領域。
暗時間的誘惑是如此之大,我們又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實現?
答案很常規:迅速進入專注狀態,并能長期保持專注狀態。
那么,如何做到?后續繼續閱讀學習。
插入一個題外話:為什么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卻做不到?這個問題如果真的深入去思考探討的話,也許會很大也會很有趣,以后會對這個問題做一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