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的《圍城》中的愛情那么可悲可惜,自己和楊絳先生的愛情卻千古流芳,可見,錢鐘書對好的愛情壞的愛情,好的婚姻壞的婚姻都有自己獨到的體會。
故事概述
《圍城》首先講述了蘇文紈喜歡風流的方鴻漸,為了博得他的表白而故意交好喜歡她十幾年的趙辛楣,不料,方鴻漸坦白喜歡蘇文紈的表妹唐曉芙后,蘇文紈答應曹元朗的求婚,而方鴻漸因為錯罵了唐曉芙而與她斷絕了來往。接著,方鴻漸和趙辛楣等五人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游歷過程,來到了三閭大學當教授,各種勾心斗角,爭名奪利。趙辛楣因為和汪太太的誤會離開三閭大學,而方鴻漸因為和孫柔嘉要結婚也離開。而最后,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生活亂得一團糟。
《圍城》,不僅僅是一部講述關于圍城的愛情論,更是當時中國社會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一個縮影。它闡述了當代中國社會存在的一些典型現象和典型人物,讓我們對中國當時的處境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一》
留學熱
《圍城》是以留學生坐船回國的場景開頭的,隨之而來的是缺乏接受教育的中國人對留學生的追捧,以至于有點見識的記者也大力宣傳某某留學生獲得了什么證書獎項。這讓我看到中國確實是有一段時間有過留學熱,不分好壞地認為留學生都是好樣的,這和我們現在多數人認為當了兵的都是好人一樣,其實,現實是:不少和方鴻漸一樣在國外混日子過瀟灑生活、無法靜心投入學業、浪費金錢的人,到了畢業之時,就隨便找個愛爾蘭人制造假學歷,光榮回國。而國人對留學生的熱捧除了熱烈歡迎,還有各大學邀請演講,當教授之類的。方鴻漸曾被母校邀請演講,胸中并無真才實學的他,又一時疏忽把自己抱佛腳寫的演講稿漏拿了,只能在講中西方文化的講座上講了鴉片和梅毒,這是多么令人恥辱。
留學熱還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直到現在,還是有不少的中國父母在孩子還小不能自立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了國外生活學習。留學可分為多種,一種是真心想要學習國外的優秀的知識,這種人會珍惜學習機會,在國外的教育機制里好好表現和鍛煉自己,不斷深造,充實自己的思想。一種是在國內學習成績不好,出國留學。有經濟條件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國內教育的管制下不成才,就會抱著試試的心態讓孩子出國鍛煉,也許有新的收獲。我不否認外國的教育確實比中國強,可是只有懂得抓住機會學習的人,才能真正地留學有豐收。豐收以后最重要的還是學以致用。如果是和蘇文紈確實是留學歸來,確實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識,可是,沒有把知識用在恰當的地方,只是收藏起來,又有什么用呢?
《二》
《圍城》里的"愛情"
愛情,加上雙引號,是因為在我看來這部小說里面的愛情看似愛情,卻不是真正的愛情。至少真正的愛情是應當能夠打動人的。方鴻漸和鮑小姐的風情過去讓人惡心,卻是當時常發生的社會現象。方鴻漸和唐曉芙有書信來往,從書中看方鴻漸對唐曉芙是一往情深,癡情得很,唐曉芙心中也喜歡方鴻漸。所以,這是最接近愛情的"愛情"啊!可是,為什么他們最后沒有走到一起?因為一個電話的誤會,也因為他們彼此沒有主動澄清,因為方鴻漸的放棄。唐曉芙是書中一位優秀的女子,也許,錢鐘書真的不想糟蹋她,不忍心把她許配給方鴻漸這樣的人吧!所以,我并沒有為方鴻漸和唐曉芙可惜過。趙辛楣從小對蘇文紈一片真心,卻不得人家回眸一笑,還不得不被她對方鴻漸的感情而吃醋,最后遭到方鴻漸的拒絕,不禁跳進了曹元朗建好的圍城中。趙辛楣對汪太太多是受蘇文紈的影響,覺得汪太太有蘇文紈的影子,才有一點點憐愛的吧!在三閭大學,范小姐對趙辛楣的愛,純粹是出于年紀大,老處女,難得遇見自己鐘意的,才會狠狠抓住機會。方鴻漸和孫柔嘉呢,在我看來,方鴻漸對孫柔嘉的感情確實是趙辛楣開玩笑導致的,而孫柔嘉對方鴻漸的感情卻是早已預謀。愛情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東西,一旦真正發生了愛情,就難以自拔。而書中的愛情,帶給我的沒有歷經千辛萬苦的感動,沒有情侶之間真摯感情的感染,而是更多的現實與虛偽。
《三》
當時中國大學教育的腐敗
高松年作為校長,籌辦大學。學生只有一百多個,而邀請的老師也很多因為長沙混亂而拒絕。學生素質無法提升,老師的教學素質更是可圈可點。我看到了一群不負責任、對學生敷衍了事的老師,他們只為生存和獲得一份穩定而悠閑的工作。多數人,不是憑借和校長的關系,就是家里有權有勢而進來混工資的,可見有多么水!
高松年在辦學初始時說:學校不但要造就學生,并且應當造就教授。
可是,事實上,這所大學不但沒有造就教授,更沒有造就好的教授。中國現在也有很多教育水平低下的大學,可還是有很多學生去讀,在原本應該努力奮斗的大學里荒唐混日子,老師也只是略講皮毛敷衍學生。即使三閭大學不能為學生提供系統的知識,也應當有責任教育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吧!當今大學也應該做到最基本的教學生做人呀!
《四》
大家庭的紛爭
當時計劃生育還沒有實施,所以還是有一個父母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婦,多個孫子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戳恕秶恰?、《京華煙云》這些典型的大家庭生活以后,我才漸漸明白過來,為什么兄弟要分家。確實,即使是親兄弟,親爺們,也會有利益的糾紛,婆媳、妯娌之間的勾心斗角,就是大家覺得心里不公,就會引發斗爭。而人一多吧,院子一小吧,整個畫面都是亂哄哄的。
也許是因為當時生活所迫,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每個人也都是愛面子的,不容得一點點不公平,所以會產生斗爭。所謂兄弟分家就和大樹分枝差不多,為了足夠的陽光資源。
《五》
圍城里的婚姻生活
圍城里的愛情觀
--結婚仿佛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婚姻和愛情本來就不一樣,不會打理婚姻的人就不幸運地做了圍城中人。
那么孫柔嘉和方鴻漸是一對最典型的深陷婚姻的痛苦中的夫妻了。可以說,在桂林的美好時光,是他們甜蜜的戀愛期。可是,在上海,不得不為生活打拼,為生存努力時,這就是婚姻中的苦惱了。結婚以后,孫柔嘉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孫小姐,突然成了一個小氣計較愛發脾氣的婦人,而方鴻漸也并不體貼,和孫柔嘉說變就變。
他們的爭吵,他們深陷圍城的煩惱,是因為湊合一起混日子、而家庭經濟又不好,兩個家庭的觀念不同,孫柔嘉賺的比方鴻漸多。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好,他們又怎能和和睦睦地在一起?孫柔嘉對方鴻漸的大家庭亂七八糟,妯娌心機多,規矩多而不滿。方鴻漸又無法忍受孫柔嘉的姑母陸太太在背后說他無能。并且,婚后,孫柔嘉大變臉色,居然不認從前的趙叔叔,對方鴻漸和趙辛楣走得太近而埋怨。生活中太多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讓他們彼此抱怨,而不是解決問題。所以,最終,他們在圍城里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