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錢鐘書在《圍城》里說:“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 ? 昨天晚上讀到12:06分才看《圍城》,書中講的是留學德國的方鴻漸,在留學期間沒有拿到博士文憑,迫于回國的壓力,買了一張“克萊登大學”的假文憑。回國途中跟鮑小姐勾搭上了,發生了一夜情。后來,鮑小姐在香港下了輪船,與同學蘇文紈關系親密了起來。回到上海后,由于他老家遭遇了戰禍,他全家都跑來了上海,一大家子人擠在一起,方鴻漸有一個未過門就去世了妻子,他的岳父在上海開了一家“點金銀行”,鑒于方鴻漸回國后暫時沒有找到門路,就先在前后后岳父的銀行內上班,暫住在岳父家里,期間,他岳母也張羅著給他介紹了幾個對象,沒有相中。在滬期間,由于無聊,就去聯系了留學同學蘇文紈,一來二去,他與蘇文紈之間的感情就比較親密了,岳父岳母都以為他是在跟蘇文紈談戀愛,后來,在蘇文紈家里,碰到了蘇的表妹唐曉芙,他才發現自己一點都不愛蘇文紈,一心想追唐曉芙。而蘇文紈卻相中了方鴻漸,對他的感情越來越深,方鴻漸感覺這樣下去不是一個辦法,必須要跟蘇文紈斷了這份不明不白的感情才行,不然沒法去追唐曉芙。于是,寫了一封分手信給蘇文紈。看信后的蘇文紈不甘心,知道方鴻漸喜歡她表妹,于是將方鴻漸的過往情史全部告訴了唐曉芙,包括回國途中方鴻漸與鮑小姐的一夜風流,這讓唐曉芙很生氣,認為方鴻漸只是在玩弄她的情感,于是,不理他,并與他分手,要求方鴻漸將她寫給他的信全部退回給他。這讓方鴻漸情感受到重創,由于情感上的創新,不經意間得罪了原來的岳母,岳母通過他岳父向他施壓,讓他離開“點金銀行”,于是,方鴻漸離開了點金銀行,也搬離了岳父家。恰好前幾天收到了“三閭大學”的聘書,聘請他去擔任教授一職。這也是緣于跟蘇文紈交往期間結識的朋友趙辛楣,原本他們是情敵,趙辛楣與蘇文紈兩家是世交,他從小就喜歡蘇文紈,哪知蘇文紈腳踩多條船,在趙辛楣、方鴻漸、曹元朗等人之間周旋,最后蘇文紈選擇與曹元朗結婚,讓趙辛楣與方鴻漸之間的感情靠近了,成了趙辛楣所說的“同情者”關系,即同一個情人的關系。
? ? ? 趙辛楣見蘇文紈與曹元朗結婚了,覺得再留在上海也沒有意思了,于是決定接受“三閭大學”的聘書。于是,趙辛楣、方鴻漸、孫柔嘉、李梅亭、顧爾謙五人一行前往湖南平成的“三閭大學”,這一趟路也是困難重重,路遇大雨、買不到車票、小鎮候車、旅館住宿、飲食都不順利,甚至一度到了沒錢沒飯吃的地步,碰巧日軍焚毀長沙城,讓他們進也不敢進,退回上海又沒有路資,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幸好,熬了幾天,終于等來了“三閭大學”匯來的款子,而且得知前方安全,這才放心地繼續往學校走去。
? ? ? 原本以為“三閭大學”是一方凈土,想不到剛到就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校長高松年原本答應聘請李梅亭為中文系主任,卻被教育部次長硬給擠下去了,安排了教育部次長的伯父頂替了李梅亭,這讓李梅亭很生氣,但也沒辦法,市儈的李梅亭想方設法讓校長高松年以高價買下他從上海夾帶來的藥品。而原本答應聘請方鴻漸為教授,卻又變卦了,只愿意給方鴻漸副教授的頭銜,需要讓方鴻漸很不高興,但也沒法子,只能接受。
? ? ? 在“三閭大學”期間,出了不少事,首先是孫柔嘉當英文講師時,被學生告狀,說他們英文水平很差,應該安排一個好一點的講師,要求換掉孫柔嘉,這讓孫柔嘉哭了鼻子,向方鴻漸哭訴。由于方鴻漸教授的是倫理學,課時很少,而且畢竟他也是留洋的,于是學校讓方鴻漸接替孫柔嘉教英語。孫柔嘉改教國學。方鴻漸由于之前沒有教過書,也感覺到很大壓力,幸好,他們都年輕,而且,他與趙辛楣的關系也更加親密了。教育部次長的伯父汪處厚為了拉攏趙辛楣與方鴻漸,安排他年輕的老婆給他們二人介紹對象,汪太太打算給趙辛楣與方鴻漸介紹三閭大學里面的女講師,想不到趙辛楣與方鴻漸都沒有看上,這讓四個人都很尷尬。但就是這次見面,讓趙辛楣看上了汪處厚年輕漂亮的妻子,經常借故接近她,有一次,汪處厚在王家打牌,高校長去找汪處厚沒有找到,也沒有找到汪太太,汪家的用人說汪太太跟汪處厚在一起打牌,高校長在王家見到了汪處厚,并沒有見到汪太太,就隨口問了一下,使得汪處厚馬上急了,急忙回家,在路上遠遠地看到前面有二個人手拉手在走,一看原來是自己老婆,另一個是趙辛楣,這讓汪處厚很震怒,被高松年勸阻住了。發生了這樣的丑事,趙辛楣不想繼續在學校呆下去了,于是連夜就走,臨走前,將宿舍的書跟一些東西贈送給了方鴻漸,勸方鴻漸也不要呆下去了,跟他一起去香港好了。汪處厚也臉上掛不住,請辭離開了“三閭大學”。
? ? ? 孫柔嘉自從上海一同前往“三閭大學”的途中就對方鴻漸產生了好感,在學校期間也有事沒事總往方鴻漸房間走,學校同事背后也議論紛紛,總開他們倆的玩笑。而學校的一個老師陸子瀟想追求孫柔嘉,看到孫柔嘉喜歡方鴻漸,這讓他很不舒服,總想找機會整治一下方鴻漸,恰巧趙辛楣送給方鴻漸的書中有一本書是關于共產主義的禁書,于是,陸子瀟向校長高松年告密,校長高松年對方鴻漸原本印象就不太好,只是鑒于方鴻漸是趙辛楣推薦的,不得不給點面子,由于趙辛楣的離去,高松年就不肯在下學年繼續聘請方鴻漸。
? ? ? 方鴻漸剛開始還不想離開“三閭大學”,但當其他人都收到了學校的聘書,而自己卻沒有收到時,這讓方鴻漸不得不選擇離開,打算回上海。在李梅亭的玩笑中,方鴻漸與孫柔嘉倆人決定訂婚,決定一起回上海,方鴻漸寫信告訴了遠在香港的趙辛楣,趙辛楣熱情邀請方鴻漸夫婦經香港再轉回上海。于是方鴻漸夫婦繞道香港回上海,到達香港,趙辛楣熱情接待了方鴻漸夫婦,建議方鴻漸為了節省費用,直接在香港結婚好了,方鴻漸接受了這個建議,于是在香港完婚,趙辛楣送了重禮給他們,但方鴻漸夫妻之間卻開始有了矛盾,為了結婚的事也爭吵過。在香港期間,方鴻漸去看望趙辛楣的母親,恰巧蘇文紈也在趙家做客,被蘇文紈冷嘲熱諷了一番,方鴻漸沒有吭聲,這讓孫柔嘉很生氣,回家又吵了一架。
? ? ? 回到上海后,由于方家沒有房產在上海,只是借住在親戚家,沒有房子給方鴻漸夫妻住,他們倆人也樂得自己單獨另住,恰好有一個親戚要回老家,方老太爺跟親戚講好,家里的大宅子借給對方住,親戚在上海的房產提供二間給方鴻漸夫妻住。由于禮節方面的原因,方家與孫家相互之間都有些小意見,這讓夾在中間的小夫妻倆左右為難,有時經常為這些家族之間的小事而爭吵。回上海后,孫柔嘉在她姑母的幫助下進了工廠做事,方鴻漸在趙辛楣的幫助下進了一家報社,但孫柔嘉的薪水要比方鴻漸高得多,孫柔嘉的姑母覺得方鴻漸配不上她的侄女,看方鴻漸不順眼,總是挑刺,夫妻之間為此經常爭吵。吵了又和,和了又吵,真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方鴻漸的二個弟媳,總也有事沒事來刺激一下孫柔嘉,這讓方鴻漸很苦惱,事業與家庭都無法讓他滿意。恰好這時趙辛楣又從香港給方鴻漸來信,讓他去香港發展,但孫柔嘉不同意,方鴻漸不顧妻子的反對,將報社的工作辭了。得知辭職的消息,讓孫柔嘉很生氣,于是夫妻之間又大吵起來,夫妻之間的爭吵最終升級到了動手,家暴反而讓方鴻漸落了下風,妻子回了她姑母家,方鴻漸在外邊徘徊,寂寞無比。小說就此結束。
? ? ? 說句實在話,看完《圍城》,我表示沒有看懂,幾段不清不楚的感情,幾份可有可無的工作,讓留洋歸國的方鴻漸四處碰壁,無論愛情、婚姻、家庭,還是事業,都讓他很煩惱。或許錢鐘書寫作《圍城》的目的就是為了表達那個特定的年代,一代人的徬惶,方鴻漸作為出國留洋的高級知識分子,正直而不迂腐,想挑戰舊傳統又不敢堅持到底,想追求真愛卻又不敢去解釋誤會,鄙視儈氣習又不敢斗爭。總體感覺就是一個軟弱、無用的形象,生活在那樣的環境里,真是夠憋屈的了,光是看書都感覺到超壓抑。方鴻漸的人生悲劇到底是時代的原因,還是自己性格的原因?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 ? 人生或許就是如此的糾結吧!沒戀愛時渴望戀愛,戀愛時卻又痛恨愛的傷害;沒結婚時渴望婚姻,一旦走入婚姻的殿堂,又認為婚姻的柴米油鹽葬送了愛情;沒工作時渴望工作,但一旦工作,卻又煩惱工作的單調枯燥,總覺得好工作都是別人的,自己干的永遠都是不好的工作。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老婆永遠是別人的漂亮,月亮總是國外的比國內的亮。或許,這就是人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