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伊犁的草原上游玩,不吃一頓清燉羊肉,不喝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酒,那絕對是不圓滿的。
伊犁人和羊肉的感情是根深蒂固的,一個不吃羊肉的伊犁人,和一個不吃麻辣燙的四川人一樣,多少是有些奇怪的。
以前在老家,我很少吃羊肉。
陜西關中平原,我的老家富平,是中國奶山羊之鄉,上世紀末,農村幾乎家家都養羊,但是,那些羊都是用來產羊奶的。
小時候,家里有一只廋骨嶙峋的山羊,產奶能力卻一流,每天除了可以供我們一家喝羊奶外,還可以賣出很多。每天早晨,隔壁鹼畔村的收奶工就會準時到來,帶著悠長的邵哨音,那時可以銘記一生的聲音。真正喜歡上羊肉,是在19歲以后,除了八月十五的羊肉餃子,我有了更多念想。
喜歡吃羊肉和馬萬里有關系,他喜歡去漢人街那個叫“小馬羊羔肉”的地方,只要來朋友總去。
那里的羊羔肉是最簡單的,只要鹽水,只要皮芽子,還有一段真摯的感情就好。還記得,我們一起喝多了之后,在街巷里肆無忌憚的踩著別人的瓜攤,還記得到,在印刷廠的院子里,喝酒喝到店主關門讓我們“自由發揮”,啤酒在冷藏箱里。
可是,我們的友誼呢?
在伊寧市,一般來說,吃純粹的燉羊肉一定是去解放路七巷一帶,東鄉族燉羊肉聚集的地方。
同辦公室的孫師傅烤羊肉水平一流,憨態可掬,性情溫和,也是可以一起共享美味的哥們。
前兩天,該同志透露了一個喜人的消息,相傳伊寧市漢人街的連骨羊頭已經是一公斤39元,一個整羊不過是600多,比起一兩年前的一千多可是便宜了很多。
在牧區,一般來說,游玩的伊犁人肯定會說“一只全羊”,炒的,燉的,烤的,全都有了,玩興瞬間可以爆棚。
哈薩克的清燉羊肉一定世界上最簡單的,只需要一把鹽,其他的火候和水分就靠你原先的經驗,或者那些個日子里積累的技術。
我們的一生里,那些個讓我們快樂的瞬間,那些個記著的日子,或許很簡單,就是因為一盤清燉羊肉。
在伊犁,最豪邁的請客就是“走,到那拉提吃個羊去”,對一個完整的羊的“蠶食”是伊犁人感情升溫的標志之一,那時經歷過風雨坎坷和此起彼伏的感情,我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