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轉化痛苦的種子
痛苦的種子根深蒂固,讓我們不得快樂。讓我們擁抱痛苦,擺脫恐懼,走向幸福。
如何轉化根深蒂固的痛苦種子?有三個處理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集中撒播及灌溉幸福快樂的種子。不是直接處理痛苦的種子,而是用幸福快樂的種子轉化它們。這是間接轉化。
第二個方法是持續修習正念。當痛苦的種子升起時,覺察它們。每一次它們顯現,正念的光照耀它們。當痛苦的種子接觸到正念,它們就會萎縮,正念幫助轉化痛苦的種子。
第三個方法是用來處理自幼便出現的痛苦。 要刻意地邀請它們上升到我們的意識之中。邀請憂愁、絕望、內疚以及渴求這些自己在過去不想接觸的感受到來。我們坐下來,像與老朋友一般與它們聊天。但在邀請它們顯現之前,我們需要確保正念的燈亮著,確保它的光穩定而強烈。
確認痛苦在心中
第一步確認痛苦在我內心。
吸氣,我知道痛苦的感受、悲傷、憂愁、
恐懼在我之內。
呼氣,我擁抱內在的痛苦的感受、悲傷、
憂愁、恐懼。
很多人受困于影像的世界,但事實是它們只是影像,不再真實。通過正念吸氣和呼氣,我們可以得到智慧與了悟。
當我們困于悲傷或者煩惱痛苦的時候,我們 可以深觀而了悟:此有故彼有。痛苦來自于我們接觸到的一個過去的影像。事實是,我們是安全的,有能力享受當下生命帶來的美妙。
當我們覺知到痛苦來自影像而不是當下的情況,就能夠幸福快樂地活在當下。這就是正念與正定的力量。
末那識:追求快樂,回避痛苦
我們回避內在的小孩,其中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害怕痛苦。這是由于在藏識與意識之間,存在著心識的一個部分,被稱為末那識,它引導我們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末那識是我們誤以為有一個獨立的“我”的原因。我們痛苦是因為掩埋在末那識之內的歧視與妄想。
有了正念,我們就能覺察到持續追求愉悅的危險。我們能夠在藏識中發現智慧的種子,幫助末那識轉化。這是意識的任務。
末那識的六個特征
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
第 二,它嘗試逃離痛苦;
第三,它忽視追求愉悅的危險。
一味追逐感官享受會損害我們的身心。如果我們深入觀察曾經渴求的對象,就能夠看到潛在的危險。
第四,它會忽視痛苦的好處。
痛苦有它存在的價值。每個人都需要借著一些痛苦的磨煉,獲得成長,增進理解,同時培養仁慈、快樂及幸福的感受。只有經歷過痛苦,我們才能覺知快樂與幸福。
第五,忽視中道。
意識會提醒末那識關于中道的智慧。通過正念呼吸,我們可以幫助意識深觀,覺知末那識的所有妄想,并覺知存在于藏識的智慧的種子。當意識修習專注力(正定)的時候,專注的對象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彼此平等的。如果意識能夠集中在這些對象之上,智慧自然會出乎意料地快速來到。
第六,嘗試占有、擁有以及持有一切它注意到并想到的東西。
渴求是人類的一個強烈的沖動,因為它的存在,我們充滿嫉妒,希望擁有一些人與一些東西。但由于覺知到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于是我們終于了悟,其實并沒有什么東西是我們可以真正擁有的。
禪修,幫助轉化末那識
擁有了正念,我們可以轉化末那識。通過正念呼吸,我們可以幫助意識深觀,覺察末那識的所有妄念,同時覺知智慧的種子的存在,掩埋于藏識之中。當末那識轉化后,它便成為了“無分別智”。
修習正念,讓我們能夠識別內在的末那識。如果我們能覺察到末那識的傾向,就可以用念、定及慧來轉化這些傾向,并孕育出無分別智。
如果我們沒有選擇逃離痛苦,而是覺察它、擁抱它、深觀它,痛苦就會開始轉化,自在與了悟隨之而來。
追求平等的觀念
在藏識內有可以轉化末那識的種子,那是無分別智。分別“這”與“那”,以“這”對抗“那”,是諸多痛苦的基礎。讓意識覺察存在于藏識深處的無分別智,并幫助它顯現,非常重要。
修習正念呼吸以及深觀,有助于無分別智顯現。
無分別智存在于我們每個人內心之中。
我們身體內的細胞會互相合作,它們沒有分別心。我們的左手和右手,也是沒有分別心。
當無分別智升起,幸福與痛苦都不再是個人的事了。
幸福與痛苦都存在于心中
因為無分別智,我們覺知痛苦與幸福互存于對方的內心。
我們希望逃離困苦走向安康。但就在那里,在困苦那里,我們能夠找到安康。
消除痛苦,首先停止喂養痛苦
沒有東西可以沒有食物而生存,痛苦也是一樣。
為了讓愛活著,我們要喂養它。如果不喂養,或者養分使用不當,我們的愛就會死亡。在很短的時間內,愛可以轉為恨。
我們的痛苦以及抑郁也需要養分生存。抑郁拒絕離去,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喂養它。我們可以通過深觀覺察喂養痛苦的養分。
痛苦時常會以強烈的情緒表達自己,促使我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以及行動。如果我們能辨認出是什么喂養了自己的痛苦,就可以切斷這種養分的源頭,讓痛苦枯萎。
超越恐懼的感受
要超越恐懼,第一步,要覺察恐懼在我們的內心;第二步,產生逃離恐懼的意愿。
如果我們深觀恐懼并深度體驗恐懼,就會注意到自己對恐懼的反應。我們的反應可能是迷茫、否定,或者是仁慈、包容、慈悲,這樣的反應能夠帶來療愈的作用。
第三個步驟,以我們的智慧對恐懼作出回應。
通過修習,我們的正念強大而穩定,無須等待痛苦的種子意外地升起。我們知道它們就 在藏識的地庫之內,我們可以邀請它們上升為意識,以正念之光照耀它們。
處理痛苦就像掌控一條毒蛇一樣。我們需要了解這條蛇的特性,自己則要鍛煉得強壯且穩定,這樣才不會在處理毒蛇的時候讓自己受傷。
最后的階段,我們需要準備面對毒蛇。如果我們不面對它,總有一天它會讓我們受到驚嚇,并死于它的毒汁。
深藏在藏識的痛苦與毒蛇類似,它強大后會向我們挑戰,如果我們沒有修習,沒有讓正念更強、更穩定,我們就做不到任何事。
我們只有在自己準備好的時候,才能邀請痛苦顯現,然后安全地處理它。
要轉化痛苦,不能與它糾纏,或者嘗試逃避,我們只能以正念之光照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