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是祝福,擔心是詛咒,控制是失控[玫瑰]20221014品格教育直播金句:
1.好的教育是基于人,而不是基于知識;
2.遇到問題多反思自己,多站在對方角度去換位思考,感受對方的感受;
3.找到情緒背后的觸發點,從源頭上去解決問題;
4.在情緒里處理問題可能會導致問題更嚴重;
5.教育不要在過程里管控太多,要在結果上去引導;
6.家長要從信念底層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欣賞孩子;
7.心是最難觸摸的部分,修好自己的心是根本;
8.手機可以滿足部分心理需求,手機也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們無法屏蔽手機;
9.對手機管得越多,孩子越容易對手機產生強烈的好奇;
10.不是手機造成了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念頭問題,家長的焦慮、擔憂、掌控升級了手機的矛盾;
11.放松心態,當內心真的相信手機不會干擾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手機就不會成為問題;
12.競爭思維是把自己的優秀建立在別人的不優秀上;
13.比較背后的邏輯是以超越別人來獲得價值;
14.比內卷更重要的是自然,各有各的因緣,各自綻放就好;
15.邊界越大的人敵人越少;
16.不搞形式主義,對結果負責任,結果比過程重要;
17.大部分人都在做的事未必是你該做的,做別人不做的事更容易有大成;
18.人不是為了勤奮而進步,而是為了偷懶才會有進步;
19.學多長時間不是最重要的,提高學習效率,輕松拿到結果才是重要的;
20.做好自己的同時,也看到別人的不容易,多理解他人;
21.愿的背后是慈悲,是善意,是愛,找愿是需要過程的,不用著急。
20221014何亞珂視頻號直播學習感悟:
[太陽]一、曉平老師直播
[煙花]品格圖文金句:風景在路上,也在每個人的心中。
[玫瑰]連線一:
【對象】母女
【問題】手機問題
【關鍵詞】情緒管理、尊重、換位思考、示弱
【曉平心語】
1.當一個人不被尊重的時候,就容易陷入情緒中。
2.換位思考,要感受他人情緒中的情緒。
3.如果我的東西沒有自主權,自然會滋生情緒。
4.找到觸發情緒的點。
5.教育要在結果中做引導,不要在過程中去管控。
[愛心]感悟:1.怒燒功德林,把情緒當做解決問題的工具,而不要被其控制。2.透過現象看本質,遇事找到找到背后的原因。
[玫瑰]連線二:
【對象】單親媽媽
【問題】手機問題
【關鍵詞】放手、念頭、相信
【曉平心語】
1.家長解決孩子問題時,往往會把問題放大。
2.手機的背后是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3.手機的問題是念頭的問題。
4.發自內心的相信,很多美好就來了。
5.感受自己的心,不斷地發現美好。
[愛心]感悟:1.遇事要抽離出來看;2.手機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手機的問題。
[玫瑰]連線三:
【對象】高三男孩
【問題】被學習內卷
【關鍵詞】壓力、焦慮、放松
【曉平心語】
1.每個人的人生都在自己的觀點下進行一些行為。
2.比內卷更重要的是自然和綻放。
3.內卷的背后是比較,需要通過超越別人的方式來實現價值。
4.綻放比優秀更重要,不要活在比較里;結果比過程重要;反者道之動,做別人不做的事。
5.邊界大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6.遇事要有結果意識,擯棄形式主義。
7.人類往往是為了想偷懶、提高效率才進步。
8.管是為了不管,學是為了不學。
9.感恩美好才能遇見美好。
10.愿的背后是看不得別人受苦,看不得別人的不容易。
11.打開心的空間,才會有新的認知。
[愛心]感悟:1.不要掉到文字里,沒有一句話是絕對的對與錯,應機運用很重要;2.學習校長的整體性,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3.很多時候,傾聽比表達更重要。
【一首小詩】
《在自在的世界里》
【兩首好歌】
《滾滾紅塵》
《蝴蝶飛》
[太陽]二、個人直播
【內容】1.《道德經》68章;2.連線答疑
【經典中的品格與智慧】不爭、借力
【向同修們學習】
1.做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就是突破。
2.每個人都在自己認知的范圍內做到了最好。
3.人人是老師,修為高的人往往是運用能力強。
20221014亞珂老師視頻號小結
爭而不爭,不爭而爭
1.守住中心,強大內心,收放自如。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可以假爭,爭可以同頻共振,但要能及時抽離。
2.面對家人,不忘初心,回歸簡單,回歸真愛。不能置之不理,但要溫和而堅定的愛,放下控制,家庭和諧幸福是關鍵。
3.我是一切的根源,改變自己,格局大了事就小了,要做到靜,定,穩。
相信的力量
1.相信孩子要從心中相信。相信是祝福,擔心是詛咒,控制是失控。
2.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所有的源泉。我若安好,便是所有人的晴天。
3.愛孩子買手機,不是買了手機立刻放手,而是要立規矩,溝通中逐步完善規矩。
青春期與同伴的矛盾如何看待?
1.青春期是人生的轉換期,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和夢想,是一個逐步走向獨立的過程。
2.當孩子還未獨立時,和他人關系會非常重要;當孩子能夠拉大自己的時空格局,尋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夢想,有了自己的價值觀,關系則會漸弱。
3.最重要的是搞好與自己的關系,尋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愿。
4.修行可以從源頭上解決一切問題。
心靜下來可以感受到細節,欲望少了能感受到他人不舒服,慈悲心有了可以發現別人不容易。
心口不一怎么辦?
1.明確自己說話的目的。
2.做自己的主體,敬畏自己。內球大于外球,我是一切的根源。
3.敞開自己,暴露問題,連接更多的資源。
【個人感悟】
1.相信自己,好好愛自己,成為愛本身。
2.管理好自己,他人的事照見自己,智慧是在解決問題中生成的。
3.打磨自己的內心,只有自己能夠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