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根據情感或直覺,或是對很久前得到的某些信息的反應,來決定并堅持自己的立場。而當一個人為他自己的觀念投入許多之后,再想改變是十分困難的。
但其實,與其試圖說服他人某個目標的價值,不如用巧妙的暗示或新的默認設置來哄騙對方更為有效。比起事實和邏輯,對方的觀念更多的是基于空想和從眾心理。他的行為來源于基于他自己看不見的偏見。
每次當你試圖說服他人時,我們需要明白你只是論點的制造者,對方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不論你的論點中某個辯駁無懈可擊,但如果沒有和對方產生絲毫的共鳴,則不具備任何意義。同時你也要明白自己的論點不可能是完美的,如果你掩飾了計劃中的缺陷,則給了對方懷疑整個計劃的理由,因此,如果你想要讓別人認真對待你的觀點,你必須要好好承認潛在的弊端,同時,你還要肯定對方論點中的合理之處,并用講故事的方式,將自己的觀點一一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