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老師在判斷要不要投資一個創業公司的時候,他會看二把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二把手能力很強,品質優秀,那說服他一起創業的一把手絕對不會差,那這個項目成功的概率就會很大。
擁有說服能力,已經成為當代人揮斥方遒,浪遏飛舟的必備技能。
而有趣的是,但凡神志正常的人,都不愿意輕易被別人說服。而要解決這個矛盾,就要先理解人們為什么不想被說服?
比起事實和邏輯,人們的觀念更多的是基于空想和從眾心理。如果你當他的面提出這點,他必然會奮起反駁。他的行為來源于一系列他自己看不見的偏見。不客氣地說,人們大多都是偏見的奴隸。正如行為大師丹尼爾·卡尼曼所說:“我們看不見明顯的事物,也看不見自己的盲目。”
所以如果想說服別人,首先要收起自己的偏見,然后體察到對方的偏見,因勢利導——
1.與我無關,都是為了你
每次當你試圖說服他人時,請記住,你只是論點的制造者,對方的意見才重要。你的論點或許無可辯駁,邏輯無懈可擊,但如果沒有給對方帶來共鳴則絲毫沒有意義。
比如你要勸一個表達能力還不錯的密友多讀點書,如果直接跟他說“有空的時候應該多讀點書”,他一定會用“最近工作實在太忙,回去倒頭就睡了,根本沒時間”來搪塞你。你接著說“時間在于高效利用,我們可以一起制定個讀書計劃,互相監督”。或許他就會覺得你自己想讀就自己讀唄,干嘛還非要拉上我。所以此時你不妨換個角度出發——
“你上次的匯報很精彩,怎么做到的?”
“啊,還好啦,就是提前認真準備了一下。”
“那是不是你最近看了一些相關書籍,所以分析起來更加準確到位”
“這個……這倒沒有,確實有這個打算來著,只不過工作太忙了,沒時間。”
“沒看書學習都這么厲害,如果再吸收點書里的知識,那升職加薪指日可待啊。”
2.別以為自己的論點是完美的
如果你提出一個承諾各種收益卻不用分文成本的論點,對方是不會買賬的,也不該買賬。萬能藥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掩飾了建議中的缺陷,那就是給了對方懷疑整個建議的理由。
比如你說“只要你按我說的做,那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就不如“當然,我剛才的方法可以解決大部分常見的問題,但對于一些突發的情況,還得靠你靈活應對”更容易讓人接受。
3.要肯定對方論點中的合理之處
對方的觀點幾乎總是有價值的。你可以從中學到東西并強化自己的觀點。你或許對自己的觀點傾注太多而無法相信這一點,但請記住: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盲目。
如果對方認為自己的觀點被忽視,也不太可能用心與你交談。他或許會對你叫喊,而你可能會和他對著叫,但你若無法與其交談,又如何說服他呢?
4.把那些辱罵留在自己心中
當你試圖說服別人時,謾罵是非常糟糕的方法。有時候溝通無果,忍不住就會進行人身攻擊,而任何細微的人身攻擊都會以悲劇收尾。人們盡管取得了諸多成就,但仍然是脆弱的動物。我們大多數人無法接受批評。而且心理學研究也證明,負面信息在大腦中會更加被重視和放大。
所以你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即使在心里已經對別人的頑固不化咒罵了上百遍,表情也得是和顏悅色,讓對方感到被尊重。
5.認真講故事
這是最簡潔高效也最重要的一招。
故事發揮的力量超越了顯而易見的真相、事件和背景,它能帶來深度的共鳴,觸動人們的共情能力。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故事人物在一段時間內成長并做著各種選擇,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把自身代入到故事中。
講故事最大的的好處就在于此:它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所以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說服別人,是因為對方根本就沒有認真在聽你說什么。
至于故事的內容不要用曾經在你身上發生過的事情,因為沒有代表性,反倒像是為了解釋真相而用來炫耀的難忘特例。
你應該用一些別人的故事,必要的時候你甚至可以自己編一個,故事的內容也要盡量簡單。
這個故事里可以有意外驚喜,可以搞個威脅來引起別人重視,而最關鍵的則是一定要有結局!困難必須被解決,壞人必須被抓住,千萬別搞什么開放式結局。
掌握了以上五點,說服他人就不再是一件費時費力且失敗率高的事情。當你周圍的人都容易被你說動了,你還有什么事情不容易辦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