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17-11-03任翊丨小爸媽讀心術
有人說,陪孩子學習,分分鐘親媽變后媽。
現在開學已經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很多小學一年級孩子的父母發現,他們想象中孩子上學后的場景和現實真的是截然不同。
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并不是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需要爸媽陪著,每一天寫作業都像是上戰場一樣,再也沒有學前“母慈子孝”的樣子。前段時間在網上吐槽的Ritchie的媽媽,引起很多一年級父母的回應,表示這同樣也是他們的心聲,而“陪孩子做作業,家長氣到住院”的新聞,更是引發了全民大討論。
就因為一份這樣的作業,媽媽認為別人家孩子可以做到的,我這樣一位秀外慧中的母親培養的孩子也一定可以做到,秉著“一陪成學霸,不陪成學渣!”的理念,于是有了一幕幕與兒子作業對抗的搞笑場景,而爸爸斗志昂揚的加入和灰頭土臉的退出,也讓陪寫作業的工作真正落在了媽媽的身上。
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內傷”,原因并不是陪孩子學習這一現象,而是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焦慮與憤怒情緒,家長究竟為什么生氣?無非就是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以及達不到家長的預期。
說深了后悔,說淺了憋氣,
究竟如何引導和指導孩子才合適?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呢?
>>>>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就像上面Ritchie的作業情況一樣,孩子的4只是寫的不好看,但并沒有寫錯,其實我們成人都知道,好看不好看只要沒有錯誤并沒有什么大問題,而孩子才一年級,剛拿起筆沒多久,很多是可以鍛煉的。
尤其是在老師給了“中—”的情況下,作為父母能驕傲地肯定孩子,讓孩子對自己寫作業的能力覺得自信,那孩子不會對自己的能力有任何懷疑,只是沒有寫好看罷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寫的更規范。有了自信心,便有了通往成功的可能!
>>>>要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感
當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到快樂時,大腦里會釋放出“腦內嗎啡”,這種化學物質會驅使孩子想重復這一經驗。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要孩子明確這是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會陪同孩子寫作業,而我們口中倡導的陪同,和有些現實中的陪同有些不同。
我們倡導父母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也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比如媽媽在打掃衛生或者縫補整理衣服,爸爸在一旁看書或者處理沒有做完的公務。如果可能,最好爸媽持續的時間要在孩子完成作業之后結束,而不是爸爸媽媽隨時進入隨時指點孩子的作業。
分清楚責任的界限,這個很重要。
>>>>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就像在上一條的舉例一樣,父母不要僅僅是口頭的教育和督促,要重在行為上成為榜樣,而這個榜樣行為要堅持。
“學習”是小學兒童的主導活動,而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習任務是“學會學習”?!澳7隆笔呛⒆訉W會學習的主要途徑。所以父母的良好行為,會帶給孩子最重要的體驗。
>>>>不傳授跨年齡階段的知識
一些熱衷于所謂“智力開發”的父母,積極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那些學業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同樣,對于童年階段的孩子,每個年級有每個年級的學習任務,不要過早的傳授跨年齡階段的知識,要遵循孩子發展規律的情況下再進行提高。
>>>>不制定孩子完不成的目標
目標的制定要要符合孩子的現狀,比如成績70分,我們的目標可制定在75至80之間,并在孩子取得進步時進行及時的肯定。
如果目標制定的過高孩子完成不了,對于“內歸因”類型的孩子而言,他會歸結于自己沒有能力,自己不夠好,時間一久一旦對這一觀念認同,就很難再改變。所以,我們不要打著激勵孩子,發揮潛力的旗號,消磨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其實就像是陪一個人經歷一場困難與挑戰的旅程,
除了一顆愛孩子的心,更重要的是方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