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金融創新都興起于布雷頓森林體系這一金本位被廢除以后,在原先金本位的制度下,貨幣的發行有剛性的制約,即使是在具有通貨膨脹性質的部分儲備金制度下,銀行也不敢放手生產債務來創造貨幣以免遭到人民的擠兌。當廢除黃金作為資產的核心概念以后,資產的概念變成了某人純粹的債務,這是一個極為重大的改變,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就開始互相買賣房地產的按揭抵押貸款的債權,他們將條件相近的按揭抵押貸款打成包,這就是著名的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后來,美國聯邦政府特許授權的兩房也開始發行標準化的MBS債券。當人們買房時,向銀行申請一張欠條,這時債務產生,與此同時,無中生有的創造出了貨幣,MBS債券從根本上大大提高了銀行系統發行支票貨幣的效率,同時也早就了嚴重的貨幣過剩問題。貨幣供應通過部分儲備金制度立刻放大,這些增發的貨幣推高了全社會的物價水平,尤其是資產價格領域,在沒有房地產貸款的時候,房價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水平,銀行聲稱是為了幫助人們買房,但是結果卻正好相反,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本質上透支了貸款人未來幾十年的收入,將未來的錢全部拿到今天一起發放成貨幣,如此增發貨幣,物價,房地產,股市,債市豈有不漲的道理?
華爾街的金融魔術的原理就是如果未來有現金流的,就把它做成證券,其本質就是只要能夠透支的,都可以今天把它變現。銀行無中生有產生的貨幣并不是將他人的儲蓄轉貸給別人,其實是把未來尚未創造出來的財富提前印成貨幣并進入流通。
當大部分普通人的房地產按揭抵押開發完成以后,華爾街又把美國的三無人員納入了自己的按揭抵押市場,由于房價的一路飆升,當時幾乎所有人的美國人都認為房價不可能下跌,貪婪的華爾街大投行們基于這樣一個預期開始了大膽的金融創新,無本金貸款,3年可調整利率,5年可調整利率,7年可調整利率等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還款的頭幾年每月按揭的數額都很低,隨著時間的增加,還款壓力變大,人們認為房價會無限上漲,只要他們能及時將房子出手變現風險是可控的,很多人還認為房價的上漲會快于利息負擔的增加速度。隨后大銀行將這些有毒的資產打包成CDO和大量復雜的金融衍生品,比如信用違約掉期等等,轉賣到全世界,隨著還款日期和可調整利率下還款壓力的增大,這些三無人員根本無法承擔如此大的債務,他們開始拋售房產,由于大規模的按揭抵押貸款所導致的海量貨幣增發,美聯儲為了對抗通貨膨脹不得不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加息,這兩種合力導致貸款人壓力增大,直至被巨大的債務壓垮而出現違約,緊接著就是房價出現下跌,債券市場開始崩潰,流動性緊縮,大投行資金鏈斷裂。
如何來理解整個金融市場的結構,拿2007,2008年的美國金融市場做一個形象的比喻,整個市場是一個倒金字塔型,金字塔的根部是大約5000億美元的次級按揭抵押貸款,而他的上面卻是500億美元的CDO,在往上還有50萬億美元的CDS信用違約掉期,還有MBS,CDO,合成CDO等一起被抵押給商業銀行后以5到15倍杠桿放大的新的債券抵押創造出來的流動性,當金字塔的根部出現了問題,從流動性泛濫到流動性緊縮這一過程將非常快,隨著長期利率的走高,整個市場必將發生內爆,當220萬次級貸款人被掃地出門的時候,他們所拖欠的其他貸款也都不會還,比如學生貸款,消費品貸款,汽車貸款等,基于這些的債務的ABS債券和其他衍生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為這些債券和衍生品在整個金融市場被交錯抵押,高倍放大,一個債務人倒下去,就會立刻導致一片債務工具崩潰,所以2007年的次貸危機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是會不會爆發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以何種方式爆發的問題。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為了拯救金融市場,啟動了量化寬松也就是QE123,2009年開始的量化寬松,就是美聯儲印鈔票從金融市場上購買美國國債和MBS債券的這樣一個過程。最后導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開始膨脹。當商業銀行,對沖基金和一級交易商們把手中的債券賣給了美聯儲以后拿到了大量的現金,美聯儲擴張資產負債表釋放流動性把整個利率壓到了0,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會對美國的金融市場和新興市場國家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如今在美國,最重要的市場就是抵押回購市場,抵押回購市場是如何運作請參見讀書日記第3篇。由于抵押回購市場的重要指標是利率,當利率大環境不確定的時候,利率一變,各種債券價格隨之而變,要周轉大規模的債券庫存需要很長時間,如果利率波動劇烈那么損失將非常大,所以在市場中,很多謹慎的交易商會先壓券借錢,再壓錢借券,前者的利息成本和后者的利息收益可以對沖,如果利率飆升,前者抵押出去的國債價格下跌,回購時贖回價格高于市場價格,肯定是賠了,但是后者持有別人抵押的國債也同等貶值,對方回購時也得高價贖回,肯定是賺了,但是這樣利潤太少了,在2011年后,交易商們看準了量化寬松的勢頭,減少了后者的壓錢借券的量,有些膽子大的交易商甚至不高匹配對沖,直接裸持國債,在低利率的溫床中,在抵押回購市場賺得裹滿盆滿。
可是在2013年5月,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突然放出話來,說準備退出量化寬松,一下子驚醒了債券市場鏈條上所有的人,裸持國債的交易商趕緊四下找內褲,債券庫存太大而缺乏風險對沖的交易商們急的直冒冷汗,6月,中國日本開始狂拋美國國債,國債收益率開始飆升,國債價格下跌,放貸人趕緊給借款人打電話要求追加保證金,而那些玩杠桿玩得正high的對沖基金根本沒有現金儲備,于是對沖基金只能賣掉手中的債券來套取現金,但是這時金融市場中充斥著大量的遇到相同情況的交易商,市場立刻出現流動性枯竭,資產價格暴跌,5月底至7月,3年期和10年期美國國債的回購利率竟然變成了負數,10年期美國國債達到了-3%,回購利率為負數也就意味著國債價格已經跌到很低了,壓券借錢的人已經無法支付放貸人原先說好的本息了,由于某些國債種類供需失衡,特別是供遠小于求的時候,回購利率將為負值,這也意味著債券借入方需要支付額外的利息。當交易到期時,借入美國國債一方如若不能按時歸還債券,則認為此次回購交易失敗,而交易失敗中借入債券一方將承擔3%的罰款。國債的暴跌還引發劇烈的做空行為,做空的交易商看準了國債會繼續下跌,先借來國債交易,等過幾天價格更低時再買回來還掉,吃中間的差價賺錢,但是純粹的賣空的交易商必須借到國債才能完成交割,如果賣空達到臨界點,那么交割違約率必將大幅上升,6月5日國債交割違約達到了1300億美元。
美聯儲面臨進退兩難的艱難抉擇。
2013年5月,伯南克暗示要退出QE卻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QE3造就的超低利率環境導致股市,債市,房地產一片興旺,為何伯南克要著急退出呢,道理很簡單,回購市場需要抵押品,而國債和MBS債券就是最重要的抵押品,量化寬松的購債行為造成了美聯儲與回購市場搶奪抵押品的矛盾,在回購市場上,本來玩的就是10個瓶子,3個蓋兒的高難度游戲,不斷收回抵押品將導致整個市場風險越來越高,債務內爆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回購市場的幾萬億抵押品作用類似于傳統銀行的基礎貨幣,為幾十萬億影子銀行體系提供關鍵的流動性,盡管影子銀行高度復雜,但是歸根到底嚴重依賴市場信心,處于高倍杠桿的債務鏈條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極為敏感,影子銀行依賴于金融機構的超短期融資,儲蓄匯集了成千上萬小儲戶的分散資金,而回購融資確是金融機構高度集中的巨額資金,當市場動蕩時,資金逃跑的速度將會加快,如果融資方突然聽說關于借錢方的任何消息,很有可能立刻拒絕滾動債務,借錢方將立刻陷入資金鏈斷裂的風險,QE持續下去的最終結果將是回購市場中幾十萬億影子銀行體系的崩潰。
如果美國退出QE必將引發利率飆升,美國在金融危機之后總體負債率占GDP的比值已經達到370%,利率每提升一個百分點,現金流至少承擔3萬億到4萬億的壓力,接近GDP的20%。
美聯儲繼續QE將撞上回購冰山,而退出QE將觸發利率火山。最終,美聯儲宣布在2014年1月逐步退出QE,10月終止大規模購債計劃。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國家又發生了什么呢。
當美聯儲開始QE的時候,放出了大量的貨幣,于是許多對沖基金和商業銀行開始大量購買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券,比如在美國買債券,收益率只有2%,而在土耳其,收益率能達到3%,并且商業銀行以極低的利率把美元貸款發放給新興市場國家的土豪們,比方說,在中國,最重要的資產是房產,一個土豪以廉價的利率獲得了一筆美元貸款,然后把這筆美元在中國人民銀行兌換成美元,開始投資房地產,他先花1億元購買了幾套住宅后發現房價不斷上升,于是他就要以杠桿的操作手法來獲得更大的利益,先把幾套房子抵押給銀行,獲得一大筆錢,再用這筆錢買房,再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再貸款,再買房,幾輪下來,最終用一億的現金控制了3億的房產,雖然需要給銀行還利息,但是房價漲得快,要是拋掉房產還可以大賺一筆。美聯儲在QE期間大量釋放美元流動性,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面臨2難抉擇,要么容忍本幣升值,要么就容忍國內資產價格泡沫。由于美元利率極低,大量金融機構追著土豪們要放貸,土豪們經不住誘惑于是大量借貸,獲得美元以后無法在本國花只能去本國央行兌換成本幣,大量美元搶購本幣導致本幣升值打擊出口,于是央行入場干預,開始印鈔,吹高了國內的資產泡沫。新興市場國家在過去幾年中借貸了大量的美元債務,現在美元的流動性開始收緊,美元匯率開始大幅上升,美元升值了,土豪們欠的是美元債務,要花更多的本幣去還美元的債務,相當于債務的負擔加重。這個時候經濟不景氣,再加上美元債務成本上升,土豪們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就會去拋售自己手中的資產來套取現金,當所有土豪都這么干的時候,資產價格就會暴跌,土豪們立刻陷入流動性困境,發生債務危機。新興市場國家出現問題。
在資產價格領域,永遠是少量的現金撬動龐大的資產,比如說某小區每平米是1萬元人民幣,一個土豪來了,以每平米2萬元成交買了一套房,這個時候整個小區100平方米房子的估值就變成了200萬元一套。真正動用的現金只有200萬,但是卻定了該小區所有房子的價格。資產泡沫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就是負債率的飆升,政府債務,企業債務,老百姓債務除以該國的GDP,這個數據就能充分說明該國的資產的泡沫程度到底有多大,每個國家所承受的債務的壓力,負債的前提是你的現金流要能支撐負債,如果無法支撐就會發生違約,債務就會內爆,無論在什么時代,在什么生產條件下,無論你是農業社會做鹽鐵的生意,還是工業時代做鋼鐵鐵路的生意,還是現在互聯網時代做電商,手機APP的生意,你都要賺現金流來還債,這是永遠都不會變的鐵律。整個負債相當于一個水庫,水位相當于負債率,你水位越高,下面每一塊磚頭承受的壓強越大,負債率不能無限上升,否則磚頭就會被壓垮,整個體系就會發生內爆,無論是1933年的大蕭條,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是最近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價格暴跌,都是因為負債太高,現金流無法支撐負債,1933年,美國的債務占GDP的比值是299%,現在美國這一數值是370%甚至更高。當負債率太高無法承受的時候,資產價格一定會出現下滑,整個市場心態就會發生變化,覺得這個太離譜了,先做空吧,資產價格一定會出現下滑,到時候出現的場景相當于恐怖主義的飛機撞向了雙子塔大樓,一層層的鋼筋結構被燒跨,一層層大樓由于重力加速往下坍塌。整個金融市場是一個倒金字塔,真實的貨幣永遠是一小部分,往上推高幾百倍的資產,當資產價格開始出現下滑,暴跌的速度是極快的,這就是一個拍賣資產搶現金的過程,也是債務出現內爆,流動性迅速枯竭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