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Enlightenment (by Immanuel Kant)
什么是啟蒙運動,那么我們可以說它的核心是要推崇理性,將理性而不是任何的權威當做是判斷的標準,這顯然是在強調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科學的知識,它的重要性要高過于任何形式的權威。大家應該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實際上依然是我們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石。
Enlightenment is man's release from his self-incurred tutelage.
啟蒙運動是人類從自我強加于生的懦弱,不成熟,狀態解放的過程.
不成熟的狀態是人必須通過他人的指導才能理解。需要他人的監管,這里講的是人類在精神上面,經常是自己認為自己是不行的,自己是需要別人去幫助來給自己指導的.
我們需要啟蒙是說我們要有更多的自信來擺脫依賴于別人給我們的指導,所以這里看著顯然并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老師不需要別人指導,而是說在啟蒙狀態之前,我們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對世界完全無法了解,都需要依賴別人才可以獲得真理,獲得知識。
康德認為這樣的一種狀態并不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強加于身的,我們需要擺脫才能獲得啟蒙。
這句話作為全文的開篇,非常重要,應該說是非常精煉的概括了康德整篇文章的內容,強調了他自己對于啟蒙的理解,大家可以看出來:康德并沒有從傳統的理性這個核心來解釋啟蒙,而是從個人解放的角度來解釋,這樣視角的變化意義非常的重大。
在我看來,這樣的意義至少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強調個體。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是因為如果我們僅僅強調理性知識的重要性,很有可能會帶來一個潛在的危險,那就是我們會假定有人是具備了非常高的知識,有非常好的真理掌握在手里,那么這些人就會成為我們的人生導師,我們個體就不那么重要,因為啟蒙運動告訴我們核心是理性,哪個人用理性獲得了最多的知識,最多的真理,我們就應該去拜倒在他們的門下,我們完全不需要關注我們自我的想法。
康德換了一個視角,康德并不是說理性不是核心,而是說除了理性以外,他更看重的是個體主義看重的是個體擺脫自我加上的這種枷鎖而去獲得證明。
我個人認為康德這樣子的一個解讀,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捍衛人類的尊嚴。
為什么呢?因為在啟蒙運動當中當然理性的發展導致科學在不斷往前的發展,帶來的一個結果是我們慢慢的發現好像這個世界跟人類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從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到世間萬物的運轉星辰的變換,這一切跟人根本沒有關系,科學的知識告訴我們背后是有客觀的原理在哪里?
那么基于這樣子的一種科學知識,我們人類可能會產生這樣的一種想法。那就是人類無比渺小。人類生存的價值幾乎為0,那康德現在通過他的解釋想要告訴我們啟蒙運動當中的核心應該是人人的自我解放具有重大的意義。
Tutelage is man's inability to make use of his understanding without direction from another.
所謂的不成熟狀態指的是人類,必須要通過他人的指導才能理解事物。(本來字面意思上說,所謂的不成熟是人們沒有一種能力來使用自己的理解,如果沒有人知道的話)
這里的understanding特指的是我們人類認識世界獲得知識這個層面.
這句話進一步明確作者所謂的Tutelage不成熟,指的是心智方面。獲取知識方面對他人的依賴,那么通過這句話進一步明確,作者所謂的Tutelage,不成熟指的是心智方面,尤其是在認識世界獲取知識方面,對他人的依賴,對自己思維的不自信.
Self-incurred is this tutelage when its cause lies not in lack of reason but in lack of resolution and courage to use it without direction from another.
如果這種不成熟的狀態的情不在于缺乏理性而是在沒有他人知道是缺乏決心和勇氣來使用理性這種不成熟就是自我強加。
這句話再給我們解釋什么叫做 self-incurred tutelage,現在我們理解為什么這樣的一種不成熟狀態可以叫做是自我強加的。
是因為如果一個人他本身缺乏理性,那么這樣的一種糾結力氣是本身就具備的,不是他自己讓自己變得怎么樣子,但是如果一個人他已經具備了理性,但是卻沒有勇氣,沒有自己任何的決心去使用他,而是非常懦弱的寄希望于別人來幫助他,指導他,讓他用理性來看待這個世界,那么這樣子一種不成熟的狀態,就是所謂的self-incurred tutelage .
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兩三歲的孩童,可能走路還不是太穩,很多時候呢是需要爸爸媽媽抱著你走路,那么這個時候你的這種身體上的不成熟是你的生理決定的,不是你自己讓你自己變得不成熟。但是如果你已經15歲了身強體壯,你自己還是認為自己不能夠走路或者是不能夠快速的跑步,你依賴你的父母來抱著你才能夠快速的往前走,或者是要父母拉著你的手,你才有勇氣往前走,這種狀況就是作者所謂的self-incurred tutelage。
那么看完這句話以后,大家應該能夠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是康德的獨特的視角來理解啟蒙運動,因為一般來說當我們講到啟蒙運動,包括我們現在看各種通俗的讀物上面解釋啟蒙運動的時候,都是強調它的核心在于理性,但是我們通過這簡單的三句話已經看出來,康德的視角不在于理性,而在于如何獲得勇氣獲得決心,去利用自己的理性。
Sapere aude (Dare to know! )"Have courage to use your own reason! "– that is the motto of enlightenment.
Sapere aude 也就是有勇氣來用你自己的理性,這是啟蒙的格言。
那這句話是基于前面幾句話的解釋,作者給出的一個建議。
就是作者第1句話,他是給出了啟蒙運動的核心,在于要擺脫自我強加的這種不成熟狀態來利用理性,所以,他到最后一句這一段話的最后一句,用這樣的一句格言來進一步的總結自己的想法。
Laziness and cowardice are the reasons why so great a portion of mankind, after nature has long since discharged them from external direction, nevertheless remains under lifelong tutelage, and why it is so easy for others to set themselves up as their guardians.
為什么人類的很大一部分在自然把他們從外界的引導之下釋放出來,以后依然終其一生生活在不成熟的狀態,為什么他人如此輕易就可以做這些人的導師,究其原因在于懶惰和懦弱。
自然已經把他們從外界的引導之下釋放出來,這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的意思是說如果純粹的是從自然的角度來看,其實人類已經可以有很大的獨立性了,但是人類卻依然還要活在別人的引導下,活在這樣的一種不成熟的狀態之下,它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給出的原因,一是懶,二是很懦弱,所以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來,作者這一段的邏輯是來進一步的解釋第1段給出啟蒙運動的核心的內在原因是什么?
第1段是啟蒙的核心在于我們要用自己的勇氣去擺脫強加于自身的這樣的一種不成熟的狀態,那么當你說你應該做一件事情來擺脫某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怎么樣?下一步大家需要了解你的問題的源頭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問題的源頭在哪里,你下面才能夠采取合理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來看看這個邏輯放在這邊是非常的清楚的。
It is so easy not to be of age.
做一個未成年人是如此的輕松,所以這邊not to be of age字面意思就是做一個未成年人,當然作者這邊強調的其實不是身體上的未成年人好強調的是心智上面的不成熟,所以呢,他想要強調的就是如果在心智上面一直處于前面所講的tutelage,其實是一種看上去感覺上去非常輕松的一種狀態。
If I have a book which understands for me, a pastor who has a conscience for me, a physician who decides my diet, and so forth, I need not trouble myself.
如果我有一本書幫我理解事物,一個牧師給我提供良知,一個醫生決定我的食譜等等,那我就不需要自找麻煩了,所以這句話作者實際上是。為什么所謂的laziness,這個懶惰是人類自我添加這種不成熟狀態的原因。
他說如果有人幫助你去理解一個事物了,那你自己當然就不會去理解。你完全不要去思考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我們再看后面他舉了牧師的例子,比如說有個人寫了一本書,告訴你這個世界的萬物的狀態是什么,你完全不要去思考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
我們再看后面他舉的例子講的是從精神的角度來講呢,如果已經有你的牧師來告訴你怎么樣做就是有良心的,那你自己就不要對道德事物進行任何的思考和衡量,你會感到非常輕松,那么從物質的角度來講,你有醫生來告訴你每天應該吃什么,同樣你也不要去思考任何的事情。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作者的三個例子,是從三個層面來講的這三個層面分別涉及到人類的知識倫理,還有自我的身體,應該說基本上包括了我們主要的三個方面。
所以作者想要講的就是,假如你完全依靠別人,在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別人都會把你把事情做好,那么自然你就不會自己再去做任何的思考,因為這樣你會覺得非常的舒服,那么因為這樣的一種狀態,會讓你非常的舒服,你處在這種舒服當中就會產生這種惰性,自然就不會用理性來進行思考。也就進一步的說明了,作者前面講的懶惰是我們不成熟狀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I need not think, if I can only pay – others will easily undertake the irksome work for me.
我不需要思考,只要對我合算就行,他人可以容易輕松的為我做那些惱人的工作,所以我剛才講了這句話是對上一句話,進一步的解釋來告訴我們,為什么懶惰會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句話要注意,這個if I can only pay不是說只要我能付錢就好了,而是說只要這樣做對我核算,我就不要去思考問題了。
小胡老師的反思:
因為大家能夠看到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方方面面似乎都有其他人機器來幫我們做,導致很多屬于人類的核心能力都在退化,比如說講簡單一點,因為有了外賣我們就不要出門,我們完全不要運動。在家就可以拿到東西,同時因為我們有各種電子設備,基本上我們慢慢的不想用我們的記憶力來記東西,更為重要的是因為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專家,我們好像就不用思考,而是直接拿別人的觀點就可以用起來。
那我認為康德并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去借鑒別人的思考,我們不需要去聽醫生的囑咐,我們不需要去看別人的書,我們當然要去看別人的書,我們當然要去聽醫生的囑咐,但是重點在于尤其是在思考方面,我們不應該去依賴他人的思考,而是把他人的思考,比如說別人梳理的內容,作為我們自己獨立思考的考慮范圍和我們自己思考的一個視角,最終是要形成我們自己獨立的想法,這也是為什么?我反復跟大家強調,我給大家講西方文明的碎片,重點不是把文明當成古董來收藏,而是讓大家受這樣的思想的啟發,然后去看你現在的世界形成你自己的反思,我在最后跟你們講我的反思也只是希望能夠去激發你們自己的獨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