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417,10-3-1,萬章章句下3-1》
【萬章問曰:"敢問友?"
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
今天是丁酉年戊申年乙未日,七月半,2017年9月5日。今日中元節。
從前幾章的君道到后來的臣道,這一章講友道。
挾,是挾持自己的優勢,以驕傲的心對待他人。
萬章向孟子請教怎樣交友?
孟子說,交友的原則就是忘勢,對待朋友,首先要做到除去自大和傲慢的心。其中有三條具體標準可以參照:第一條,交友不倚仗年紀大。第二條,交友不倚仗地位高。第三條,交友不倚仗兄弟多且富貴。
為什么不能倚仗這三條呢?朋友的本質不在于年齡相仿、勢力相當才成為朋友。朋友的本質是兩條:1,對方的品質可以作為輔仁之助。2,對方的言行可以效仿,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歸納起來就是因為對方有品德。既然同他的品德交朋友,就該放下面子,主功親近賢者,虛心受納,得到良好的熏陶,怎么可以有所倚仗壓迫呢!
如果生出那么一些倚仗年紀、地位、人多勢眾的心思,對自己而言,就是在引動驕傲的心念,對賢者而言,就會不肯接受你。誰會接受一個自私自大的人呢?所以,這種倚仗點兒什么的心思是毀友之道,不是交友之道。
南老對"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這三條標準,另一種解讀角度,同樣有教益。"不挾長"是不以自己長處為尺度去衡量別人。"不挾貴"是說自己有地位、有錢、有名氣,因此把別人看低一點就不好。"不挾兄弟",是說朋友就是朋友,友道有一個限度,對朋友的期望,不可如兄弟一樣,不過分要求。
反過來看也一樣,"不挾長"就是不因對方有長處,想去沾光。"不挾貴"就是不因對方有地位、有錢、有名氣才去交這個朋友。"不挾兄弟"是說,只有一面之緣的人,卻口口聲聲說"他是兄弟。"也不好。
人能存養一顆沒有倚仗的心,就能打開世界,有益的益友一日一日多起來,幫助自己德性的生成茁壯。
交友之前,先立志。養成獨立人格是開展社交生活的先決條件。先有自己,再尊重他者,進而敬德謙遜,這三步是交友的正確方法。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資治通鑒直解》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與萬章》南懷瑾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