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401,10-1-1,萬章章句下1-1》

《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401,10-1-1,萬章章句下1-1》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今天是丁酉年戊寅月己卯日,閏六月廿九日,2017年8月20日星期日。

第十卷萬章下,講的是友道,交際,收受以及士的精神志意等內容。

如果說整第十卷是一篇大文,則開篇章節講述的四位圣人的故事,即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的故事,則是編輯的安排。故,第十卷不同于其他篇章的格言體,前后可以隨意倒置,而是"氣勢一貫,脈絡相連,組織嚴密的好文章,也是一則處處有交待,前后相呼應,循序發展的好故事。甚至可以將它改寫成現代小說或劇本。"(《南懷謹講萬章》)

上述四位,都是圣人,但從行為模式上各有不同,這一節先講"圣之清者",伯夷。

橫,是不循法度。頑者,是"無知覺",是愚蠢。廉者,是有分辨。懦,是柔弱。

伯夷對自身修養的要求極為嚴正。體現在兩個"不":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管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凡是不合禮的,不合適的,眼睛閉起來,不看,耳朵捂住了,不聽。

我對于"非禮勿視、聽、言、動"產生"哦?。⒌囊宦曈|動,來自香港鳳凰衛視女主播吳曉莉專訪學誠法師的專題片花絮。學誠法師是不會正視吳曉莉的。那一刻,我"哦!"的一聲,徹底讀懂《瑜伽師地論》所講的"此復云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凈相"。了解了一點兒修行人的真實做法,能打開一本書中的一大片。

伯夷的處世原則極為高潔,"一清到底,絕對的清高"。體現在6方面:
1,選擇領導人。他認為不夠格的領導人,他不為他做事。
2,選人群。他認為不夠格由他領導的,他不做這個地方的長官,不去使喚。
3,選擇世道。世道太平就入朝為官,世道混亂就辭官隱退而獨善其身。
4,選地。暴政橫行的國家,暴民居住的地方,哪怕一天也不忍住下。
5,選人。他覺得跟鄉里的常人相處在一起,就像穿著"朝衣朝冠",即禮服禮帽,即正式場合的正裝,然后坐在污泥炭灰上一樣,渾身不自在,一刻不能安心。
6,選時。如果時機不對,寧肯遠離人世,不會因此而悶悶不樂。比如說,在紂王當政時,他隱居在北海邊上,估計在今天的秦皇島、青島或丹東,即靠近朝鮮的一帶,等待天下清明了再出來。

六大選項,一清到底,這樣的志向操守,絕對的清高。輕浮的流俗污染不了他,不正之風不能使他昏亂。所以,后世的人聽到他的風尚,就算是無知覺的愚蠢的"頑夫",也懂得分辨了,就算是柔弱不振的"懦夫",也懂得立志了。

錢穆先生在《國史新論》寫道:"中國傳統教育理想,最重師道。但師道也有另一解法??鬃诱f:“三人行,必有吾師?!弊迂曇嗾f:“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笨梢娙巳丝梢詾槿藥?,而且亦可為圣人師。中國人之重師道,其實同時即是重人道。孟子說:“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辈?、柳下惠并不從事教育工作,但百世之下聞其風而興起,故說為百世師。又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風,必偃?!彼匀寮医塘x論教育,脫略了形式化。只要是一君子,同時即是一師。社會上只要有一君子,他人即望風而起。又說:“君子之教,如時雨化之?!敝灰魂囉?,萬物皆以生以化。人同樣是一人,人之德性相同,人皆有向上心。只要一人向上,他人皆跟著向上。中國古人因對人性具此信仰,因此遂發展出像上述的那一套傳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

此番切中之論,正可輔立本節所論,特恭錄于此。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資治通鑒直解》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與萬章》南懷瑾講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