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易費用
1.1 凡是在一個人的社會里不存在,在多個人的社會里存在的成本。
1.2 邏輯
1.2.1 一個人的社會(例如魯濱遜)也有成本,他去打獵就不能建房子;但沒有交易費用,他不需要給房子加把鎖,不需要打官司。
1.2.2 老舊住宅按電梯,本身成本并不高。但人們會根據房屋層數、面積、人口、居住人年齡等事宜增加內部溝通成本,也是交易費用的一種。
1.2.3 酒駕不是罪,酒駕撞人才是罪,但人們分辨是否酒駕的成本太高,而司機知道自己有沒有喝酒,所以規定酒后一律不許開車。
1.3 感悟
1.3.1 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有交易費用,正因如此,制度、風俗、習慣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所有權力和責任的初始界定。
2 征地權衡
2.1 對征地問題要有一個持平的看法。
2.2 邏輯
2.2.1 美國法律:假如沒有合理補償,私人財產不能用于公共用途
2.2.2 美國法院:故意不給公共用途一個明確的定義,讓政府有足夠的靈活度。
2.2.3 香港法律:80%的業主同意出售,剩下的20%業主必須出售。
2.3 感悟
2.3.1 誰用的好,誰用的有價值(出價高),土地就歸誰,符合科斯定律。
3 合作解
3.1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不要講理。講理誰都有理,講不清楚,要講數,尋找合作解。
3.2 邏輯
3.2.1 果農和養蜂人究竟誰占了誰的便宜?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養蜂人會補貼果農,在美國華盛頓州果農會補貼養蜂人。
3.2.2 茶杯印上企業的logo,如果茶杯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則茶杯占了企業的便宜;如果茶杯價格低于市場價格,一定是企業給了茶杯補貼。
3.2.3 芝加哥瑞格利球場周圍的居民樓上修了看臺,球場和居民因為這個看臺產生了糾紛,最后通過居民向球場支付賣出票價的17%而解決了問題。
3.3 感悟
3.3.1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應該積極的去尋找合作解。
4 成本遞進
4.1 成本是一個體系:有普通成本、會計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制度變遷成本。
4.2 邏輯
4.2.1 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4.2.2 產品價格與成本無關,與供求有關。
4.2.3 所有的盈利和虧損都是一次性的。
4.2.4 資產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以付費的變化而變化的。
4.2.5 企業向政府尋求壟斷性優勢的過程中,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4.2.6 社會問題引發科斯定律。
4.2.7 交易費用永遠為正,交易費用越低越好。
4.2.8 我們為學校、法院、教會所交納的費用統稱為制度費用。
4.3 感悟
4.3.1 我們要建立成本的概念,不僅是有形的成本,還要看到無形的成本,比如時間成本、機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