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在產線實習過,做過一線工人,發現了一種現象:每次都會有工人問,你是大學生嗎?哪個學校畢業的啊?聽到我的回答之后不屑得補充,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呢,還不如我們這些大專畢業,高中肄業的人。
回去之后我就在想,為什么他們會有這種想法?總結分析如下幾點:
1,對于某些人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付出勞動,立即看到報酬,而知識的直接變現或者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產生報酬的周期太長,他們等不及,也就看不到知識帶來的價值,故認為無用
2,很多知識,尤其是專業知識,在生活當中很少涉及,并且涉及到了也有絕大多數人不會,所以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要學這些很深奧的知識。這就讓我想起了一個笑話:我們正常情況下買菜用得上重力加速度嗎?用的上高等微積分嗎?用的上如何配平化學式嗎?所以我們學這些有什么用呢?反駁者回答,那你想讓你的孩子學什么?學買菜嗎?首先,這些知識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可能確認不大,但是這些在你我眼中沒用的知識會改變全世界,我們沒有直接收益,所以感觸不到;另外,如果你都懂,出去和客戶或者朋友交談,都會覺得你是個有情趣,格調高的人,涉獵廣泛,有助于交流,都說隔行如隔山,但是到達某一層次后會發現,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各學科是有交集的
3,知識無用論一般只會是學歷水平較低的人這么認為,經歷過高等教育的人也都知道,學習知識更多的是為了培養思維方式,學會如何解決問題,而并不是死摳這個知識點不放,任何知識都不是無用的,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再講一個例子,很多人不能理解,一個女人,讀了那么多書,最后不也是回家嫁人,相夫教子,和那些沒有讀書就干活持家的女人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于,她的家會有不一樣的情調,她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未來。眼光要放的長遠,青蛙只能看到井底的天空,這個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寬廣的多
4,以上談了這么多,還有一個命題沒去論證,什么是知識?是說那些一切以文字或者口頭等形式的信息就是知識嗎?我不以為然,我的理解是知識是真理,可以經得起檢驗的,并且不斷在完善。現在養生觀念越來越熱,很多人跟風,后又發現這些理論無用,盲聽盲信,沒有鑒別知識的能力也是可怕的。多讀書,又不要全信書,正如全信書不如無書,學習知識不僅僅是為了交課本上的作業,還要完成生活給我們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