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全聚德烤鴨店(下)
【知·食】的目的,是將準(zhǔn)確的、真實的、純粹的飲食內(nèi)容推給真正喜愛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歡。
裸食說
大約是三十年前,一群日本人組團來到中國,對北京、上海、廣東和四川這四地的名菜名店一一探訪。有趣的是,當(dāng)時的日本人可能不知道川菜的存在,在準(zhǔn)備上飛機前,被四川人拉住,才得以讓這今天威名遠(yuǎn)揚的菜系被收錄其中。
在一部關(guān)于川菜的紀(jì)錄片里,知道了這套書。立馬搜索并找到了日文版,無奈不懂日文,只得放下。
某天,找了個日文翻譯,看能否翻譯一下。這翻譯的朋友也真心負(fù)責(zé),竟然跑來說:“這套書有臺灣版的。”
當(dāng)下真的感激不盡。畢竟,翻譯這套書的金錢亦或時間成本都實在高昂。幾經(jīng)波折,中文版終于到手,雖然外殼相比日文版那是不堪入目,但好歹也是珍品了。
便宜坊烤鴨店
【題記】
北京烤鴨是歷代宮廷御膳房的美味佳肴,不同的名店都有自己獨特的烤制方式。而便(bian)宜坊特有的燜爐烤鴨,自是關(guān)注度爆棚的一種。
《知·食》推出《中國名菜集錦》專題,以名店、名菜為主題。用今天的語言和閱讀習(xí)慣,重新編撰這套三十年前的巨著!不忘初心盡綿薄之力,以期能以此回顧曾經(jīng)中國的名店名菜、地方風(fēng)味、飲食文化、烹調(diào)藝術(shù)……
這間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烤鴨店,與全聚德的相比,獨特的燜爐烤鴨更加肉嫩多汁。
【便宜坊烤鴨店】
烤鴨原本是宮廷御膳房的名菜,只有王公貴族才有幸享用。看到這里伐開心,要吃吃烤鴨才能好。大約是四百年前,烤鴨終于傳到了民間,并在北京生根,慢慢的出現(xiàn)了烤鴨的專賣店。
據(jù)說在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要想吃到正宗的燜爐烤鴨,就要去宣武門外菜市口米市胡同的老便宜坊(北京最早的烤鴨店)。到了清代,吃貨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兒,就是皮皮蝦,我們一起吃烤鴨!于是商人們開啟裝逼模式,為了迎合吃貨,紛紛打著便宜坊的招牌開店。就像聞到了套路的味道,北京用便宜坊做店名的烤鴨店,那時就有九家之多(裸食注:每一家都是不同老板開的),具體每家的味道如何就難以知曉了。
這里介紹的便宜坊烤鴨店(裸食注:即本書所介紹的),雖然是原來九家之中的一家。但此店的烤鴨肉質(zhì)好,服務(wù)也好,真是名副其實的方便宜人。這家家喻戶曉的百年老店,位于北京熱鬧的崇文門外大街一角。在飯館門口高懸的匾額上,刻著金碧輝煌的“便宜坊烤鴨店”六個大字。從清咸豐五年(公元1885年)創(chuàng)立以來,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店鋪原本在前門外的鮮魚口街,后來生意太好,店面過于狹窄,就搬到這里了。
除了燜爐烤鴨外,店中師傅還擅長做各種山東菜;炒、爆、燒、燜、糟蒸、拔絲等烹調(diào)法,無不得心應(yīng)手。在幾百道菜中,焦炒里脊絲、干燒冬筍鮮蘑、糟蒸鴨肝、糖醋魚卷都是該店的上品。
【北京烤鴨】(燜爐烤鴨)
填鴨 飴糖水 甜面醬 蔥 黃瓜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太遺憾。”可見北京烤鴨的名氣,那種獨特風(fēng)味,在當(dāng)時哪里是普通菜能相提并論的。
北京烤鴨歷史悠久,每家店都有自己獨特的考法,最主要有燜爐烤鴨、掛爐烤鴨、叉燒烤鴨等不同做法。清代時期,燜爐烤鴨最受歡迎,才導(dǎo)致當(dāng)時供應(yīng)燜爐烤鴨的便宜坊就有九家。據(jù)說因為太好吃,整個京城全面淪陷!連慈禧太后都把持不住,特意去品嘗了便宜坊燜爐烤鴨的風(fēng)味。
燜爐烤鴨與掛爐烤鴨,用的填鴨和處理方法幾乎相同。那燜爐烤鴨的獨門秘籍到底是什么?
憋說話,快上車!御膳房老司機大揭秘!
之所以味道各異,關(guān)鍵就在于烤法。與直接用薪火來烤填鴨不同,燜爐烤鴨的傳統(tǒng)技法是先燃燒高粱莖,等整個爐壁燒熱后,再把填鴨放入爐內(nèi),關(guān)閉爐門,用爐壁的余熱和灰燼的余熱來燜烤填鴨。What?!沒想到是溫火余熱烤填鴨,這畫風(fēng)好像在哪里見過。這跟傳說中的低溫慢煮是一個原理嗎?!好吧,不知道溫水煮青蛙的味道如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粱莖換成了煤氣,爐灶也被經(jīng)過改良,不過依然保持了燜爐烤鴨的獨特風(fēng)味。這爐灶可不是蓋的!爐中要一直保持余熱,保證火力不會過強,脂肪和水分消耗得少,烤出來的鴨皮顏色才能恰到好處,呈現(xiàn)出漂亮的光澤,而且肉嫩多脂,味美可口。
把烤鴨切片可是一項技術(shù)活。切法主要是先切皮,然后切肉,即把皮、肉分開切下。但也有肉連著皮起切下的,兩公斤以上的大填鴨,可以切成一百片。這神奇的刀工!
要想保持皮的脆度,關(guān)鍵是速度。是的,速度!對,沒錯,是速度!切片的烤鴨,要立即送到餐桌上。把肉全部切完后,切下鴨嘴,縱切為二,再切下尾部,同時連同肋骨上的碎肉,一起盛在盤上,端到客人面前,就表示烤鴨已全部切好端上來了。
好了,別吵我了,我想靜靜,想靜靜滴吃烤鴨~~
【菊花鴨掌】
鴨掌 雞蛋皮 雞茸 蔥末 姜末 紹興酒 芝麻油 太白粉 雞湯 雞蛋清 油菜心 鹽
魚香肉絲沒有魚,菊花鴨掌就有菊花了?并沒有......或許在豪華宴會上,品嘗北京烤鴨時,很少想起烤鴨的腳掌。況且還是一道如菊花般美艷的名菜!想想就有些緊.......
這種幾乎被忽略的食材,在高明的廚師手下,成了全鴨宴及高級宴會中,上得了臺面的好菜。這菊花鴨掌,便是被津津樂道的其中一種。在百花式樣的藍色瓷盤中,金黃色的鴨掌猶如菊花盛開的花瓣,再用青綠的油菜心裝飾。遠(yuǎn)遠(yuǎn)一看,那優(yōu)雅的形狀和色澤,仿佛就是……好一朵美麗的大菊花~!
精選出同樣大小的鴨掌,煮熟后去除爪、骨和薄皮(裸食注:鴨掌最外面的一層硬質(zhì)表皮。),再翻里作面,上籠蒸熟。把蔥末、姜末、鹽、蛋白加入雞茸,作成直徑約2cm左右的丸子,蒸熟。將油菜心切絲并用油炸過,放在大盤中央,把蒸過的鴨掌繞圈擺放,雞肉丸則放在鴨掌心上,撒上熟蛋絲。鍋里放入雞湯、鹽、酒燒開,除去浮沫,加入太白粉勾芡,澆到鴨掌上,即可上桌。
【糟蒸鴨肝】
鴨肝 香糟酒 白糖 鹽 紹興酒 黃瓜
糟蒸鴨肝自然是便宜坊的傳統(tǒng)名菜,紅里透黃的鴨肝,盛在有如深湖的濃青色八角盤中,再以黃瓜裝飾,很是有風(fēng)雅之趣。當(dāng)糟蒸鴨肝還未放至眼前,誘人入醉的香糟酒香早已是撲鼻而來。
香糟,是小麥與糯米發(fā)酵而成的獨特調(diào)味料,主要產(chǎn)于浙江的杭州、紹興地區(qū)。把香糟泡入紹興酒數(shù)日,便成了濃香金黃的香糟酒。不僅香糟鴨肝,北京許多名菜,都喜歡使用這種調(diào)味料。它的芳香使這道菜入口后更覺得香味綿長、余味無窮。因其有助于消化、補肝、增強視力……若經(jīng)常食用,對老人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滋補菜肴。
這道菜歲為名菜,卻在烹調(diào)上相對簡單。首先精選上好的鴨肝(裸食注:并不是所謂的肥肝),除去筋脈、血管后放入碗中。用白糖、酒、鹽拌勻,上蒸籠蒸熟,即可取出切片并排于碟上。最后,撒上煮沸的香糟酒即成。
【糖醋魚卷】
活鯉魚 對蝦 蔥末 姜末 太白粉 鹽 白糖 醋 雞蛋清 紹興酒 花生油 醋
便宜坊的魚卷與全聚德有所不同。首先,在做法上便宜坊的是糖醋口味;再來,也沒有刻意去凸顯其烤鴨店的特征而用鴨肉入餡。
裝在象征吉祥的龍鳳彩色瓷盤中,如白玉般光潤。其色彩并不華麗,材料也不昂貴,卻最直接地讓食客感受到廚師的功力。這道糖醋魚卷很要精工烹飪:把生鯉魚切成均等的薄片,卷起切細(xì)的蝦肉與豬肉餡,再包做成大小整齊的魚卷,最后烹調(diào)勾芡,無不彰顯著廚師精細(xì)的手藝。
【干燒冬筍鮮蘑】
冬筍 鮮蘑罐頭 白糖 醬油 紹興酒 清湯 芝麻油 花生油
冬至以后長出的竹筍,肉厚而嫩脆。冬筍與鮮嫩的蘑菇組合后,相輔相成地讓味道更好了。這種清脆的滋味,在宴席間吃過濃味的菜品后,更是清沁怡然。
干燒是燒法的一種烹調(diào)方式,先把材料烹調(diào)(炸或炒)好之后,加上調(diào)味料及少量的湯,用文火燉干。
光看一眼桌上的干燒冬筍鮮蘑,便會讓人食指大動。赤金色的冬筍,黃茶色澤的鮮蘑,清脆可口,即便不是趁熱吃,味道也不會失望。這道菜不油膩,還有助于化痰理氣,有益腸胃。用蝙蝠捧壽的瓷盤裝盛,有著“福如東海水永注,壽比南山松長青”的寓意。
【焦炒里脊絲】
豬里脊 鹽 醬油 姜汁 紹興酒 醋 柿子椒 花椒油 太白粉 蔥段 花生油
焦炒里脊絲的里脊肉,又稱腰柳,是豬肉最細(xì)嫩無脂的部分,所以常被用來烹調(diào)精巧的菜肴。焦炒是炒的一種烹調(diào)法,先撒上芡粉油炸后再炒,炒得好才會有脆嫩可口的效果。
焦炒里脊絲的竅門在于肉的切法與火候。首先,要施展切肉神功,欲練此功,必下苦功!神功一旦施展,就能把肉絲的長短、粗細(xì)切得一致大小。火候則隨材料的狀態(tài)加以調(diào)節(jié),火候適當(dāng)才會鮮美飄香。最后裝入有福壽意味的古青花瓷。
【瓤鴨心】
鴨心 雞里脊 豬肥肉 蔥末 姜末 紹興酒 雞蛋清 清湯 鹽 太白粉 花椒油 雞蛋絲 蔥段 蒜片
便宜坊有一道獨特的名菜——瓤鴨心,古青花瓷碗的中央,放著褐中泛紅的鴨心,周圍用雞蛋絲裝飾。擺上蔥段、蒜片后,整道菜看起來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仿佛只看圖片也能感到撲鼻的香氣。
瓤鴨心的餡是將雞里脊與肥肉做成肉末填入的,這樣的做法還有兩個別名:雞芽子、黃瓜肉。
把挑去筋的雞里脊與肥肉剁成泥茸,拌入蔥末、姜末、鹽、酒、蛋白后成餡。精選大小一致的鴨心,從每個鴨心的一端取出頂上中間的部分。加鹽、酒腌制片刻,濾去水分再把餡料塞入鴨心,上蒸籠蒸熟。取出蒸好的鴨心裝盤,并排放成花朵狀,用雞蛋皮絲裝飾。最后,把酒、鹽、蔥段、胡蘿卜片放入清湯中煮熟、勾芡,滴上幾滴花椒油即可。
【拔絲蘋果】
蘋果 白糖 熟芝麻仁 面粉 太白粉 雞蛋清 花生油
深藍色瓷盤把剛出鍋的拔絲蘋果,烘托得如瑪瑙般鮮艷欲滴,令人垂涎。用筷子夾起,瞬間金絲滿布、藕斷絲連。粘得長長的一條,切也切不斷。拔絲這種做法,專指甜食。材料的選擇很多,可以用水果、干果和或紅薯、芋頭。把食材用滾刀法切成多角形油炸,澆上炒過的白糖飴即可。
拔絲蘋果,香甜焦脆。正確的打開方式是:用筷子夾起,放入一旁的涼水碗中,讓蘋果表面的白糖凝固,有如薄冰、極似冰裂;繼而入口,香甜、軟糯。
把去皮除子的蘋果切好,調(diào)上面粉、太白粉、水,做成面衣。再用強火把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裸食注:大約140℃左右),將涂上面衣的蘋果下鍋,炸至金黃色程度,即可撈起備用。除去鍋中剩余的油(裸食注:不洗鍋),放入白糖,加熱一分鐘使之溶化,并變?yōu)闇\茶色,用湯匙檢驗拉絲的效果,若可拉出絲來,就可放入炸好的蘋果。使糖飴均勻地遍布在蘋果表面,盛于盤上,撒些熟芝麻便可。
【口蘑燜鴨胗】
鴨胗 口蘑 醬油 姜汁 紹興酒 雞湯 黃瓜 蔥段 太白粉 櫻桃 芝麻油
蘑菇的產(chǎn)地分布廣泛,產(chǎn)量也多,種類超過二百多種。在各地的語言習(xí)慣中,北方更多說“蘑”,而南方則常用“菇”。口蘑則是蘑菇中的一種。
話說,之所以叫口蘑,據(jù)說與河北的張家口有著很深的淵源。口蘑主要產(chǎn)于內(nèi)蒙、甘肅、新疆及河北省西北部,但卻以張家口為其集散地,或在此加工(裸食注:有點類似海南的檳榔大部分在湖南加工的情況),所以便有了口蘑的名稱。納尼....口蘑的名稱是這樣來的!咋不叫“張蘑”咧?口蘑的形狀有如帽子的上部,皮、肉都呈淺黃色,厚實而嫩,味道鮮美。
口蘑燜鴨胗也是全鴨宴中最古老的傳統(tǒng)名菜了。用花紋裝飾的黃磁盤,裝上鴨胗、口蘑擺成八卦的中心形狀,分別代表了陰、陽或日、月。再用甜美的櫻桃、清爽的黃瓜裝飾,襯托得分外好看。
用開水泡發(fā)口蘑,洗凈切片。鴨胗則先除去外側(cè)的油脂,再用刀剖開,除去里面的污物、撕去內(nèi)壁的黃皮(內(nèi)金)。經(jīng)過多次清洗干凈后,切成四片,每一片劃上十字,在開水中燙煮。把加了醬油、姜汁、酒、蔥段的雞湯放入鍋內(nèi),倒入鴨胗和口蘑以大火煮開,再轉(zhuǎn)為文火慢燉,蓋上鍋蓋,直到鴨胗柔嫩。最后,轉(zhuǎn)強火收汁勾芡,滴上芝麻油即可。
【清燒干貝】
干貝 雞湯 紹興酒 姜汁 太白粉 花椒油
干貝產(chǎn)于沿海地帶,在北方的山東長山島、容城縣的干貝品質(zhì)極好。干貝一般會由扇貝、江琲貝(裸食注:“琲”,發(fā)音“bei”,第四聲。)、日月貝干燥制成。這種高級食材的上等貨色,色澤橙黃,體積大而整齊,纖維細(xì),鹽分少,干透且芳香。
除去干貝的筋,洗凈后浸入冷水中浸泡一個小時,泡軟后去除砂粒,放入碗中。加以雞湯、酒、姜汁,用強火蒸得熟透。蒸好的干貝盛入碗中,將湯倒入鍋里,以太白粉勾芡,最后撒點花椒油,淋在蒸好并裝盤的干貝上。這道色澤金黃、鮮香柔嫩的可口海珍便做好了。
【雞茸里脊盒】
豬里脊 雞里脊 雞蛋清 鹽 蔥末 姜末 香菜 香葉 雞鴨湯 芝麻油 太白粉
我知道,這龍飛鳳舞的大盤里,看起來有點像光滑雪白的豆腐(明明不像),然而我還是要證明這“豆腐”不是豆腐。只是這道風(fēng)味獨特的便宜坊名菜,雖說食材是肉,但其嫩軟細(xì)滑的程度,都甩豆腐幾條街了好嗎?(說得你好像吃過似的...)
從材料的選擇到烹調(diào)技法,能做出以假亂真的豆腐模樣,那是相當(dāng)?shù)馁M時耗工的。這道菜集合了豬肉與雞肉的香美,有一種非同尋常的滋味,細(xì)膩軟嫩,入口即化。對于牙齒掉光的老人,牙齒沒長全的小孩,這簡直就是為他(她)們量身定制的呀!
去筋的雞里脊用刀背剁成泥茸狀,一半與蔥末、姜末、芝麻油和少量的蛋白攪拌成餡,另一半則指揮與蛋白勾搭,做成雞肉糊(裸食注:這兩種形態(tài)不一樣,具體自己腦補吧)。接著,把去筋的豬里脊切成長4cm、寬3cm的片狀,一面用菜刀劃出深溝,裝入做好的餡,再均勻地涂上雞糊。把肉盒放入沸水中汆煮,使其定型。撈出,再放入另一鍋內(nèi),加以雞鴨湯、鹽慢火煮熟。最后,以太白粉勾芡并輕輕地慢慢地攪拌,撒上香菜即可上碟。
便宜坊烤鴨店 完
雖說便宜坊可能沒有全聚德那般名聲在外,或者被宣揚得沒那么多;雖然真正的便宜坊也無從考證,但這一家也許算得上是代表餐館。
美食之美,在于感知。而所謂特色,關(guān)鍵在于其菜色本身,而不在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