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6年至今,我參加的網絡上或付費、或免費公開課不下100場,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公開課是講如何做筆記的:方格筆記、手繪筆記、手賬、視覺化筆記、康奈爾筆記……老師拿出來的筆記范本,那真是一個漂亮,色彩、字體、版式布局都是恰到好處。再看看自己的筆記,簡直慘不忍睹,字跡潦草不說,還到處都有涂涂抹抹的痕跡。在強烈的視覺對比之下,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自己也能做出這樣漂亮的筆記來。
本子與筆都買了不少,也花了時間去琢磨怎么排版、怎么寫、怎么畫,但是后來我發(fā)現自己花在筆記裝飾上的時間,已遠遠超過了我閱讀的時間。我開始懷疑,這樣做筆記究竟有沒有意義?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位經常在網上開公開課的朋友。大家熟悉后,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他聽后,拿出了兩份筆記,一份整潔漂亮、一份隨意潦草,告訴我:整潔漂亮的筆記用來上課展示,可能一個月會做一兩份;隨意潦草的筆記是自己每天都使用的。他還告訴我,自己展示的筆記還不夠完美,是自己慢慢畫的。在網絡上看到的那些特別精致的筆記,大部分是請專業(yè)繪畫人員繪制的。
他反問我:你記筆記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好看嗎?是為了拿出來展示,讓他人評論嗎?如果不是,你為什么要過分的追求筆記的好看與否?
他的話,一語點醒我這個夢中人。自此,我依然去聽各種筆記公開課,學習怎么做筆記。只是不在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整潔美觀上,而放在了怎么提升筆記在生活與工作中的作用。
02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是一本講解全球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員工是如何做筆記以及用筆記推進自己工作的書籍,名字叫《麥肯錫筆記思考法》。麥肯錫公司以其專業(yè)、高效的工作作風及成果聞名于世,它的一些工作理念、方法對于其他公司或個人,也有非常積極的借鑒意義,因此常常受到世人的追捧。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作者是大島祥譽先生,畢業(yè)于上智大學外國語學院,后取得美國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MBA學位、芝加哥大學人文科學碩士學位。他曾在麥肯錫公司從事新事業(yè)開拓戰(zhàn)略、公司戰(zhàn)略以及經營戰(zhàn)略的制定等咨詢項目。之后供職于美世人力資源咨詢公司、華信惠悅咨詢公司、環(huán)球創(chuàng)投、三和綜合研究所等企業(yè)。現為Senju Human Design Works 董事長。
大島祥譽先生根據他在麥肯錫公司工作的親身經歷,在《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中介紹了麥肯錫職員做筆記的目的,方法與規(guī)則以及如何使用筆記,作者把這些統(tǒng)稱之為麥肯錫筆記術。在本書的最后,作者還列舉了一些麥肯錫精英的筆記術。
回到開頭,我那位開網絡公開課的朋友的問題:你記筆記的目的是什么?大島祥譽先生告訴我們,在麥肯錫公司,咨詢顧問做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將筆記作為“思考的工具”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它和學生用來提高學習效率或職場人士用來整理工作信息的而做的筆記是完全不一樣的。
日常工作中,我們很多人,很多公司都是按照收集信息、整理分析、思考對策、最終實施這個流程來解決問題,但是在麥肯錫公司看來,這個流程有一個缺陷,容易陷入“試錯”的漩渦中去。麥肯錫公司認為,為了解決問題,思考是很重要的,但是僅僅只在頭腦中進行思考是不夠的。我們在思考的同時,還需要利用筆記來整理自己的思路,即在思考對策與最終實施之間,加入用筆記整理思路和建立假設并驗證的過程。這是因為將思考轉化為語言文字,可以擺脫思維混亂的狀態(tài),從而獲得本質且清晰的思考。
03
為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麥肯錫公司的咨詢顧問們做筆記時,不只記錄收集到的信息,即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和內容,更重要的是他們同時還會思考接下來應該做什么,并寫在筆記本上。他們做筆記時會遵循三個原則:
1 一邊思考假設,一邊做筆記:這里的假設,是指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的“暫時的答案”。
2 追求成果:麥肯錫咨詢顧問們做筆記,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他們的筆記要時刻能幫助他們向第三者匯報,并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利用筆記向第三者展示。
3 用故事線思考:因為隨時要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利用筆記向第三者展示,因此要讓筆記流動起來。而采用故事線思考能很好的達到這一目的。用故事線思考,指的是在看事物的時候,不要只看一部分,而是要在把握整體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
麥肯錫公司將解決問題分為四個步驟,與此對應的每個步驟也都有相應的筆記方法:
第一步 發(fā)現真正問題的筆記使用方法
在這個階段,咨詢顧問們一般使用的是橫線筆記本和方格筆記本。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分類信息,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中將問題分為二類,一種是表象的,稱作為“反應型”問題。這類問題容易發(fā)現,也能迅速采取行動解決,但是這類問題很難徹底解決,常常會像打地鼠一樣換一種形式再次出現。
另一種問題是本質的,稱作為“率先型”問題。這種問題是我們通過主動分析,找出現狀與應有狀態(tài)之間的差距從而找到的。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需要發(fā)現、確定的真正問題。
第二步 建立假設的筆記使用方法
這個階段,咨詢顧問們一般使用的是方格筆記本。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解決問題的假設,即“如果這樣做或許能夠解決問題”。
建立假設不是隨便的。《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介紹了一種常用的模型:“空雨傘”模型。這種模型表示的流程是先列出“事實”,然后對事實做出“解釋”,最后提出解決“行動”。如:
事實:天空有烏云
解釋:可能要下雨
行動:應該帶雨傘
這個模型的關鍵之處,是要將第一步收集的信息,按照“事實”、“解釋”、“行動”進行準確的分組,要區(qū)分哪些信息是事實,哪些信息是解釋,哪些信息又是行動。如果將屬于解釋的信息分到了事實這一組,那么對于最后提出的行動會造成偏差。比如,我每次出門都不會下雨,這樣的信息應該屬于解釋信息,但是如將它歸于事實組:天空有烏云,我每次出門都不會下雨,這樣在提出解決行動的時候就會造成偏差。
當我們利用“空雨傘”模型建立了解決問題的假設之后,還有一件事要做,根據假設思考執(zhí)行解決方案的故事線。這個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麥肯錫咨詢顧問們做筆記時用故事線思考的具體內容。
第三步 驗證假設的筆記使用方法
這個階段,咨詢顧問們一般使用的是橫線筆記本。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驗證我們在第二步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假設。主要的做法是帶著假設和筆記本到現場,向相關人員進行詢問調查,從而驗證自己的假設。
這一步最為關鍵的是事前要準備好問題,從針對假設提出的問題之中得到的回答,如果和假設之間沒有矛盾,那么就能夠驗證這個假設是有效的,進而迅速的執(zhí)行解決方案。
第四步 驗證假設(解決方案)之后取得成果的筆記使用方法
這個階段,咨詢顧問們一般使用的是麥肯錫筆記本或者方格筆記本。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開展總結概要,形成最終的成果,咨詢報告,提交給雇主。
在麥肯錫,整理最終發(fā)表的資料時,第一步是使用筆記本徹底的整理思路,描繪出完整的故事線,并依照“一個圖表,一條信息”的原則描繪圖表草圖,最后才是制作PPT。
04
筆記對麥肯錫的那些咨詢顧問而言,只是一種完成工作目標的工具。大島祥譽先生也一直強調做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工作取得成果,因此筆記寫的亂一點,丑一點,都無所謂。與做一份漂亮的筆記相比,大島祥譽先生認為能夠促進思考、找到嶄新創(chuàng)意的筆記更加重要。
如今,網絡上關于筆記的格式、筆記本的選擇、做筆記時的要求,依然有很多人在討論,研究,也有很多針對這些內容開設的課程,但是通過閱讀《麥肯錫筆記思考法》,我們會發(fā)現這些都不是做筆記的真正的主題,真正的主題是我們?yōu)槭裁醋龉P記。《麥肯錫筆記思考法》與其說是在介紹麥肯錫咨詢顧問如何做筆記,使用筆記,不如說是在借筆記向我們展示麥肯錫的一種工作思維模式:如何解決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