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儒家思想貫穿上下的國度里,聽話,是鑒別一個人是否孝順的基本原則。諸如選愛好、選學校、選專業、選職業甚至選對象... 那么,父母處于善意而為子女的人生進行選擇的時候,就真的是最為科學合理抑或最正確的嗎?顯然不是,至多可以稱之謂“最了解”。
在兒時的成長階段,無論是家長、親人乃至老師,自始便為孩子們灌輸各類關于“聽話”方面的道理和故事,甚至將“聽話”做為一個人是否孝順、是否出息的的評判標準,使得所有的孩子們自小認識到父母的話,一定是“正確”的。因此,對于父母處于善意的諸多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表現出順從,就這樣,義無反顧地順著父母為其規劃的(也可以說是父母自己想要的)路往前走。隨著子女的成長,時代的變遷,人格也慢慢自主獨立起來,才發現父母給予的道路,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是不合理的,因此也就出現了十六到二十二歲間的“叛逆期”。叛逆期,叛逆了誰?不過是子女的世界觀初步形成,人格逐漸獨立后對自我認識的一個初步表現,表現出自己有思想有認知有獨立的追求與夢想,而這些恰恰與父母的意愿相違背,因此便出現了“順從”了自己而“叛逆”了父母的一個周期,也就是所謂的叛逆期。
前一陣子聽到一個朋友抱怨,畢業之后本想學習互聯網專業,卻被父母指責為天馬行空不務正業,在母親的慫恿下,后來跟著父親去了工地干小工,這一干便是十年苦力生涯,如今想要回到社會中發揮,卻總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溝通也很困難… 而他所喜歡的被他父母指責不務正業的互聯網行業,卻是成了人才與財富的高產地,這么一對比,兩種人生格外鮮明...
最近家中裝修,幫我貼磚的是一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相貌堂堂一臉正氣。問其如此年輕技術是否過關,他信心滿滿饒有興致對我說他畢業后便跟著父親學貼磚,已經貼了十二個年頭了,技術一定沒問題。
...十二年的貼磚經驗,技術我一定信賴,但聽到后心里卻五味雜陳,難道這就是中華美德所謂的子承父業嗎?也不知當年他有什么夢想,又是怎樣與父母爭執,最終被孝順二字綁架了自我而順從著做起違心的工作,而今年紀輕輕,卻老繭滿手,甲蓋里塞滿黑色的水泥結痂,讓人不禁心酸。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個身高一米八,但稍顯駝背,五官端正但雙眼無神,總是有些郁郁寡歡的王明亮,相識相處八九年來,給人的印象總是踏實、肯干、吃苦耐勞,我們處的很不錯,情同手足。
認識他那年,我二十二歲,是在中國中部的一個煤礦上,同樣是家人的安排,我在黑漆漆的煤礦井下認識了他,在相處的時間里,除了挖煤干活,幾乎不與外界有任何溝通,三班倒的工作模式使得處于青春期的我們,每天過著渾天地暗的生活,不是在井下挖煤,便是在宿舍里睡覺,偶爾趁著發工資的時候,換上稍顯時髦的衣服,用劣質摩斯將頭發抹的锃亮锃亮后,去附近的小鎮上購置幾件廉價衣服,再找個小菜館點上酸辣綠豆芽、紅燒燜子,兩人喝上一瓶二鍋頭,這便是勞苦的日子里最為幸福的時刻。
二十二歲,正值青春煥發,是男性荷爾蒙分泌最為旺盛的階段,因此我們也幻想著在這深山礦井之中,能有一段屬于青春的愛情...然而,在這黑乎乎的煤山之中,除了陪同丈夫的礦嫂,和“專為”曠工而滋生的紅燈區,哪里會有女孩兒啊!因此這里的生活充滿了孤寂與荒涼,要好的礦友也不過是偶爾打打麻將,喝點兒閑酒打發日子便足矣。
從生活中的只言片語得知,他父母的意愿是讓他提早參加工作,跟父親一起下礦工作,好供弟弟讀書,這違背了王明亮的意愿,但胳膊怎么能擰不過大腿呢?一個“不孝”的詞匯,足矣壓的你一生難以抬頭。于是,這煤礦工人的生活,便從他20歲,持續到了28歲,人生的整整一個青春都被埋沒在黑漆漆的煤堆之中… 讓人惋惜,卻又無可奈何。
我有一個表弟,比我小12歲,在他小時候經常摟他睡覺給他講各種故事,這轉眼已經讀高二了,各種叛逆各種倔強就是不愿再上學,總想要工作掙錢,全家出動游說也沒有絲毫作用,便由他去了...
父母先是讓他學理發,沒興趣也不反抗但就是不行動,后又鼓勵他去當兵,身高不夠部隊不收,總之各種行業不是他不喜歡,就是雇主不喜歡,最后隨著他舅(我叔)去了浙江進了工廠車間(類似于富士康流水線),得知后我很難受,好好一個娃,在學習能力、創造力最為蓬勃的青春期,進了與社會脫節而又極其封閉、枯燥的流水線,那么三年后將會怎樣?與身邊各種環境格格不入,行為呆板、口吃、語言不暢,思想空洞、淺薄、心胸狹隘,與其這般順從的孝順,倒不如狂妄的叛逆,去闖他自己的人生,誰能斷言會有怎樣的人生呢?
印度喜劇電影《三傻大鬧好萊塢》不就是一個很好的社會縮影嗎?(沒有看過的朋友抽空看看,一定會有收獲。)
百善孝為先。但父母的干預,真的是會成就或是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父母的干涉,各位又會有著怎樣的人生?
我認為,如果父母的一生并不杰出,就沒有必要完全遵循他們的意愿,(家長們要罵我了吧)。畢竟時代造就了思想和認識上的鴻溝,千萬不要以相差幾個年代的思想認識來評判現在的社會環境與格局。
十二年前,我曾給我爺說我想學互聯網... 我爺一臉費解的問:“啥是個互聯網呀?”后來我只能從形象的硬件說起,可當我提到電腦的時候,他當即臉色一變一陣呵斥,吵吵著說我不好好讀書總想著玩兒電腦、敗家、不爭氣等等等等...
后來,我的這個夢想也就在各種訓斥中而泯滅... 在互聯網貫穿我們工作、生活、娛樂、社交等方方面面的今天,一些朋友給我提到C++的時候,我也會像我爺當年一樣眉頭緊皺一臉費解的問:“啥是個C++啊?”
唉... 時代的浪潮一波一波前赴后繼,對錯與否都是人生,只是這對與錯,可真是千差萬別。所以,后來我的路,基本上都是自己去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