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營工作的價值
? ? ? 1.互聯網產品價值=功能+體驗+用戶參與價值。任何一項業務,產品,用戶,運營。三個要素不可或缺。
? ? ? 2.做運營,最大的樂趣和幸福所在,就是“你能夠以自己為杠桿,去撬動起來成千上萬人的愉悅和滿足”。
二、運營工作的目標:
? ? 1 運營的4個工作環節:制定運營策略——目標拆分,爭取和分配內外資源(錢、渠道)——具體運營手段來落地——監測數據、優化
? ? ?2 運營工作的導向:
? ? ?①數據導向:拉新、引流、轉化,需要提升、分析指標;做運營,永遠要向迭代去要數據,也要依據數據去做迭代。
? ? ?②用戶導向:幫助產品與用戶之間更好地建立起來關系,進行干預
? ? ? 3 .傳統市場崗位導向:擴大品牌、產品的用戶認知和提升產品的無形價值,
? ? ? 4.共同“以用戶為中心”,產品負責界定和提供長期用戶價值,運營負責創造短期用戶價值+協助產品完善長期價值。
三、不同分工,手段側重不同
? ? ?1.內容運營——側重內容生產?
? ? ? ?指標:用戶數量、瀏覽量、互動數、傳播數
? ? ?2.用戶運營——側重用戶新增、留存
? ? ? ?指標:用戶數、活躍用戶、精英用戶、用戶停留?
? ? ?3.活動運營——側重活動策劃、宣傳、效果評估
? ? ?4.產品運營——一系列運營手段:文案、活動、事件傳播、產品機制設計、用戶維系、BD拓展
? ? ? 指標:裝機數、注冊數、訪問深度、頻次、用戶關系對數、發帖數
四、不同業務形態,運營重點不同?
1.商業邏輯不同
①直接面向用戶售賣某種商品或服務獲得贏利,eg:品牌電商網站、各種O2O上門服務等。
核心在于:是否能找到足夠好、足夠多的商品,以足夠低的成本、足夠順暢地將其售賣出去,并確保整體售賣流程的順暢程度。
②免費+增值服務,eg:常見于各類工具類產品(比如印象筆記
核心在于:是否能獲取到足夠多的用戶,是否能夠讓用戶對產品形成依賴,以及是否可以更順利地撬動用戶為增值服務買單。
③免費+流量or數據變現?eg:知乎
核心在于:是否能獲取到足夠多的用戶,用戶忠誠度是否足夠,是否能積累下來可以持續帶來新流量的數據或內容,是否可以積累下來付費方愿意為之付費的內容、數據或特定氛圍。
2.典型用戶行為頻次不同
①一次性使用,eg.某些培訓課程(如托福雅思),或婚慶服務、殯葬服務等
核心在于:獲客渠道的鋪設和廣告投放; 銷售轉化的有效性; 客單價要高;不用考慮花太多精力在用戶維系方面。
?
②中低頻次使用(如數月一次,甚至1~2年一次)eg.汽車保養類產品、求職類產品
核心在于:關注用戶如何決策,如:渠道鋪設,占據入口;品牌傳播,占據認知。
③用戶高頻次使用(至少每周一次)eg.比如閱讀類產品、社交類產品等,特點:產生口碑效應和病毒營銷的概率最大。
核心在于:通過補貼、活動、運營機制、用戶引導等培養用戶使用習慣;運營手段撬動現有用戶力量,打通“分享”場景,形成病毒傳播和增長
3.用戶間是否通過產品建立關系
①單向服務式的產品,eg各類日歷、便簽、航班查詢這樣的工具。重點是產品的效率和體驗,
核心在于:渠道推廣、活動等引流,促進用戶增長
②連接器”角色的產品,不同用戶間建立了某種關系。eg.淘寶等電商平臺,知乎等社區,探探等社交軟件;特點:相關用戶體驗可能無法完全掌控
核心在于:注重氛圍的打造;建立和完善規則、邊界和約束條件,保障用戶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