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做記號的三個步驟
what:做記號的三個步驟,用這樣的方法方便我們在閱讀完書籍之后確認自己真正認為有價值的知識,并整理筆記。
適用邊界:適用于精讀細讀的書籍,一般休閑類的書籍就不用那么麻煩了。
why: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讀書的注意力會被分散。
? ? ? ? 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閱讀的完整性,保留閱讀的樂趣,但又不影響做筆記,而且通過反復閱讀,篩選自己認為真正重要的知識和信息,節省了做讀書筆記的時間,同時也節省我們的大腦存儲這些知識的內存。這些知識在4次反復閱讀中,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
how:做記號的三個步驟,
1·通讀,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2·重讀,讀完一遍之后,把折角的那些重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好就把另一頁也折起來。
3·標記,把第二次讀完仍然覺得好的那幾頁,再讀第三次,第三次也覺得好的,就做記號。然后把再讀一次做了記號的地方,仍然無法舍棄,就做讀書筆記。
A1:以前讀書只讀兩遍,第一遍通讀,并把重要的地方畫下來,第二遍精讀,并作計劃,提煉關鍵詞,畫思維導圖。如果有什么地方不理解,才會反復閱讀;或者在遇到問題無法決斷的時候,再回到書本相關章節,反復閱讀。這樣做,知識和信息沒有取舍,以前已經知道和理解的東西也會完整的再記錄一次,浪費了時間。
A2:計劃5月讀·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怎樣聽 孩子才肯說·時,分為四部分:
1·5月1-15日,通讀全書,把自己覺得好的地方折頁。
2·5月16-20日,讀第1次覺得好的地方,如果還覺得好,就把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3·5月21-24日,讀第2次覺得好的地方,如果還覺得好,就用筆做記號。
4·5月25-30日,把第3次覺得好的地方,再讀一次,如果無法舍棄,就做筆記,寫下來。納入自己已有的只是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