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這本書,我看完了。
評論中給這本書評價很高。是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不管是立意,伏筆都是非常好的。
這本書,講了什么樣的故事?
它涉及到三個重要的人,日高邦彥,野野口修還有一個就是加賀警官。日高和野野從天就是好朋友,日高卻在去往外國的前幾天離奇死亡,而發現者就是日高的妻子以及野野口修。加賀警官對此展開了調查。野野剛開始制造了自己不在場的證據:和日高的妻子同時發現的,并且六點鐘的時候在外面還給日高打過電話。
在了解中加賀對野野口修產生了懷疑:明明日高在五六點就已經死了,為何還能接聽電話?電腦主機未關,但屏幕開著,日高被鎮紙砸傷,再用電話線勒死,好像是臨時起意不像是蓄意謀殺,但你日高為何八點發現了日高死亡又偏偏多問什么時候死的,不是很奇怪嗎?
日高的妻子理惠明明說送野野口修送到了玄關就沒有再送了,但野野口修卻說自己在拜訪日高后,理惠把自己送到了門外,怎么會如此不一致呢?案情很快水落石出,兇手就是野野口修。
可是犯罪動機呢?不是好朋友嗎?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加賀好像發現日高的前妻與野野口修有些某種曖昧的關系,且似乎日高的作品很多都是野野口修的寫出來的。換句話說,野野口修是日高的影子作家。日高威脅野野口修繼續給自己寫作,提成是1/4.可是野野口修為什么要做日高的影子作家呢,而且野野口修為什么要殺死日高呢,里面到底有什么蹊蹺?抱著這樣的疑問,加賀繼續開始偵查?
因為一個錄像帶的出現,好像事情真的會水落石出。畫面中一個黑影出現在了日高的院子里,一把刀上留著野野口修的指紋,原來野野口修實在是忍受不了與初美的地下情,希望殺死日高以后最后在一起。結果被日高發現了,還拍下了視頻。日高開始威脅野野口修,并且正式上報發表野野口修的作品但是署名是自己的。日高不希望連累初美。妥協了。在日高去往加拿大的前夜,兩人見面起了沖突,殺死了日高。為了自己的錄像帶以及自己的名聲。
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真是如此,那初美自殺了之后,你為何沒有報警呢,反而跟日高相處的如魚得水,跟沒有發生這件事情一樣。
加賀警官總覺得哪里不對,兩個人的關系到底是如何?是怎么樣的演進的呢?加賀警官就到了兩人曾經一起上過的中學去做調查,結果很多人對于兩人的看法產生了很奇妙的一幕。日高從小就非常正直,厚道,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敢于直面不退縮。野野口修就不一樣了,他戴眼鏡,身體薄弱,在那個學習風氣不是很高的學校里經常受到欺負,受到流氓的敲詐。
野野口修如果不想繼續受到欺負就必須同流合污,就必須順從流氓老大的指揮。即便是幫助流氓老大強奸一個學生妹,幫他按住那個妹子。即便野野口修還幫助流氓一起打日高,但日高依然沒有責怪野野,還是和他做了朋友。野野口修也很奇怪,母親很討厭日高,野野口修盡管和日高走的很近,但在別的朋友面前又喜歡說日高的壞話。
案情到了最后,發現跟日高的妻子初美有婚外情,完全是野野口修杜撰出來的,當然,野野口修也不是日高的影子作家,那些作品都是日高的杰作。盡管野野口修做了很多的小伎倆去掩蓋這些。比如提前就拍了月黑風高夜去日高家拍視頻,提前準備了與初美的外遇信件以及衣物,比如暗示加賀一些查案的細節讓加賀懷疑自己。
為什么野野口修患了絕癥,還要殺死日高,還要讓他身敗名裂?野野口修說,我恨他,我就是看不上他。我就是要干掉他。如果野野口修沒有患上絕癥,或許日高就不會死,如果日高沒有查詢當年強奸學生妹的真相,或許野野口修就不會想著去殺死他。
正因為日高對任何人都很親切,日高對于野野口修聯手流氓欺負,一點都不介意,反而冰釋前嫌,野野口修反而覺得特別有自卑感,這種自卑感隨著日高成為明星作家而越加濃烈。原本野野口修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歲月里超過他,戰勝它,然后向日高炫耀。但這一切隨著日高成為明星作家之后破滅了,再加上野野口修患上了絕癥,野野口修渴望擺脫這種自卑感,嫉妒的心理的愿望徹底破滅了?。?!而日高寫的那本還原當時強奸學生妹的書也正式出版了,在這個其中加賀警官找到了線索,回顧到兩人的童年上的中學。最后發現了以上的真相。
小時候野野口修的母親一直都對日高很蔑視,或許這也是影響野野口修惡意的一種來源吧!
我在意的是為何以德抱怨卻導致了這樣的惡果呢?
原來不如自己的人現在比自己牛掰的多,頂多心里不舒服,嫉妒。但不至于殺人。我倒覺得是那本日高寫的書,那本還原了當年的強奸事件的書,牽扯進了敏感自卑的野野口修。當自己還剩半年的壽命時候,會想,如果我死了,日高會不會暴露我。那我真的是身敗名裂。一輩子不能翻身。我所受的苦和罪都將是沉痛的。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我還單身就遭次大劫。而你日高,之前作文就不如我,而今卻在文學界大紅大紫。為什么啊。從小你人緣就很好,許多人都很喜歡你。而我呢,總是被欺負,哪有尊嚴可言。我要去世了,你卻要大紅大紫,搞不好還要讓我永世不得翻身。不,我不能允許這樣發生。于是,一個復仇的陰謀由此誕生了。
我不僅僅要殺掉你,我還要讓你身敗名裂。你的所有的一切我都要奪走。你不是很牛逼嗎,好呀,我讓大家知道你所有作品都是我創作出來的。哈哈。日高,你的死,才是我的杰作。所以,日高你必須死。你死了,我的所有的秘密也就煙消云散了。哈哈。這也是多么完美的計劃。
所以,心胸狹窄的人會把別人的優秀當成攔在自己面前的擋路石。必須拔除。優秀的人在一起有共同的利益會彼此分享。而平庸的人只會排斥優秀的人存在。
最后分享下霧滿攔江對于惡意的評價吧:
《惡意》書中所寫,是個與我做公務員時發生的殺人事件,完全雷同的故事。
書中人物,行走坐臥,與正常人類無區別。他甚至比正常人類更優秀些,還是個兒童文學作家,專職教導孩子怎樣做人。
但,他在幼年,被母親灌輸進奇特的等級觀念,瞧不起那些人品純良,待他友善的人,就是喜歡跟在壞孩子屁股后面干壞事。
等他長大了,發現他瞧不起的那些人,越來越優秀,取得了他一輩子也趕不上的人生成就,他頓時就怒了。
于是他不惜搭上自己的人生事業前程生命,只為了貶損、詆毀對方的人格。
寧肯廢了自己的人生,只為給別人添堵。
付出如此慘烈,所得全無依憑。這奇怪的現象,與人類的正常行為反向而行,因而構成了人性之懸疑。
——建議每個做父母的,都要讀讀這本書。
比如說,前面我們提及的,那個借錢給人,非但沒有換來感激,反而橫遭羞辱的男孩,如果他讀了這本書,定然是恍然大悟。
借錢給別人的男孩,為什么會遭到野蠻羞辱呢?
無它,對方蔑視他,瞧不起他。
為什么瞧不起他,細節不清楚,總之是對方根本無視他的人格,借錢時好話說盡,到時候不還,心里無絲毫壓力。所以才會一再拖欠,而且對他催促還錢,充滿了憤怒與屈辱感:借你的錢是瞧得起你,你居然還敢往回要?小樣的,看不整死你才怪!
所以對方才會當眾將錢擲在男孩臉上,這意思就是說:你不配!
向你借錢,是一樁恥辱!
男孩對此,是心知肚明的。這些錢是他父母的,不是他自己賺來的,又或是他的人品行為及學習成績,或有不足之處,所以才遭對方蔑視——男孩知道這些,但如果思考就會直面自我,可他沒做好準備,就回避現實,轉而指責對方。
男孩不知道,智慧恰與人性相反,屈從于天性而回避現實,讓他遠離了智慧。
——只有直面自我,迎接智慧,才能避免羞辱,讓自己的心,變得達觀明亮。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簡約幸福。
(10)
人生在世,最應該避免的,是被羞辱。
被別人及自己羞辱。
別人的羞辱,只是人性的常態。哪怕你象孔子那么有智慧,象秦始皇那么有權力,象沙和尚那樣吃苦耐勞,象豬八戒那樣胖,別人照樣無視你,照樣對你指手劃足。這就需要一顆平常心,淡然處之。
——最可怕的是自我羞辱,不思進取的頹廢型人生,總難免懊悔不迭。放任懶惰的天性野草一樣的蔓延,坐看自己的人生成為一片荒蕪,多少人的晚年為此捶胸頓足?生命有限。終日庸庸一事無成,不過是抹除自我的價值存在,而成就型人生并不需要多么大的付出,只是順應生存之義而已。
——做人萬萬不可少了自尊,自我尊重,別人才會尊重你。于人品事業努力一無所取,卻憤憤不平的強迫別人給面子,這是不管用的。人心是易變的,又是功利的。哪怕你事業尚無所成,但你每分每秒的努力,都會點滴落在別人心里,加強你的權重,強化你的份量,讓人不敢不尊重你,更不敢羞辱你。
——做人頂可怕的是輕侮之心,一旦你以權勢地位區分人,喪失了平等觀念,就會疏失世界變化的法則,就會三觀扭曲,頭腦僵化,行為反常。意識不到你現在蔑視的那些努力者,遲早會主宰這個世界。所以每個年輕人,都要出門走走,去那些等級觀念不太強烈的地方看一看,接受平等思維,學會公平視人。
生活在一個等級社會里,更需要洞悉人性。要知道多數人心里的不平衡產生根源,不過是對自我及他人等級的不認可。但別人的言行無損于我們,對我們影響的,始終是那顆騷動的心,聆聽古先哲的教誨,不因為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因為自己的過失責怨別人。攻人之惡先自律,教人以善必自強,人情冷暖尋常事,手握智慧慈悲心??傊情_放自己的思維,盡攬這萬古長風,春花明月,才能享受到平靜而美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