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生活在一個劍拔弩張的時代,此前的英國發生了一系列的歷史事件。1651年,《利維坦》的出版,更是給所有人都添堵。
一、從都鐸王朝到斯圖亞特王朝
- 伊麗莎白一世是都鐸王朝的末代君王,因為她是“童真女王”,沒有子嗣,臨終前指定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為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都鐸王朝自此結束。
- 伊麗莎白一世是瑪麗的表姑,瑪麗浪漫多情,是蘇格蘭女王,法國王后,人們經常把她和英格蘭的“血腥瑪麗”混淆。
- 伊麗莎白一世果決狠辣,瑪麗被她長期囚禁,最終處決。
- 處決了瑪麗的伊麗莎白一世,卻立她的兒子詹姆斯一世為英國國王
詹姆斯一世的徽章
王冠之下,玫瑰是都鐸家族的標志,薊草是斯圖亞特家族的標志,二者結合象征權力的來源。
二、從詹姆斯一世到查理一世,再到克倫威爾
1、國王會武術,誰也擋不住
詹姆斯一世信奉“君權神授說”和“國王無謬說”,而且著書立說,頗有柏拉圖所說“哲人王”的學術范兒。
國王是不會錯的。就算有錯,也是大臣的錯。
2、變本加厲的壓榨
詹姆斯一世死后,他的兒子查理一世繼位,更加變本加厲地壓榨,并把從英格蘭壓榨來的民脂民膏用于蘇格蘭。
3、保王黨和圓顱黨的沖突和內戰
查理一世的壓榨,導致英國人分成兩派:
- 保王黨:支持國王,傳統紳士,衣著老派浮夸,戴假發、帽子,服飾富麗堂皇。
-
圓顱黨:清教徒,講究簡樸,不戴假發,剪類似現代人的短發
4、克倫威爾出場
- 圓顱黨統帥奧利弗.克倫威爾把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
- 克倫威爾勤儉克己,只有團結、緊張、嚴肅,沒有活潑。
- 人們開始懷念查理一世時代種種庸俗的歡樂。
三、不討好的《利維坦》
1、《利維坦》的論調很反常識
- 國王怎么會傷害臣民呢?——圓顱黨人說國王壓榨百姓
- 國王怎么可以被審判呢?——查理一世被起訴、審判
- 國王怎么可以被臣民判處死刑呢?——查理一世被砍頭
- 這有多荒唐——普通人覺得霍布斯才荒唐
2、霍布斯對“國王永遠不會傷害臣民”的推衍
- 為了擺脫可怕的自然狀態,進入和平狀態,所有人都同意:找一個主權者,從此所有人都進入契約狀態。只有主權者除外,因為他是被所有人授權的。主權者可以做任何事,甚至是為所欲為。
- 在自然狀態下,任何人都無法保全財產,所以,財產可以說是主權者創造的,他想拿走多少就可以拿走多少。所以,國王不可能傷害臣民,即便他是暴君。
- 在自然狀態下,一切人與一切人為敵,沒有正義可言;別跟主權者談正義,只有在有了主權者或國家以后,才有所謂正義。所以,處死主權者是不義的行為;沒有國家就沒有正義。